https://hk.trip.com/moments/tag-157494-%E4%B8%96%E7%95%8C%E9%81%BA%E7%94%A2%E5%B7%A1%E7%A6%AE/
奧地利梅爾克修道院
梅爾克修道院是奧地利下奧地利州梅爾克鎮上的一座本篤會修道院,位於俯瞰多瑙河的巖石上,是世界文化遺產瓦豪河谷文化景觀的組成部分。
修道院內有斯托克勞的聖科洛曼的墳墓和奧地利第一個統治王朝,來自今天德國巴伐利亞州班貝格巴本堡家族幾位成員的遺骸。
想完整了解瓦豪河谷,其坐落在多瑙河兩岸的小鎮、城堡、葡萄酒莊和修道院等是缺一不可的。
梅爾克修道院成立於1089年,當時奧地利侯爵萊奧波德二世將他的一座城堡托付給來自蘭巴赫修道院的本篤會僧侶。
一所修道院學校—梅爾克學院成立於12世紀,修道院的圖書館很快就以其廣泛的手稿收藏而聞名。修道院的文字室也是一個製作手稿的主要場所。十五世紀,修道院成為梅爾克改革運動的中心,此運動為奧地利和德國南部的修道院生活註入了新的活力。
在1683年的維也納戰役中,梅爾克修道院也遭受了破壞。
今天的巴洛克式修道院是在1702年至1736年間根據雅各布-普蘭德陶爾的設計建造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修道院的教堂有奧地利畫家約翰-邁克爾-羅特邁爾的壁畫,圖書館有無數的中世紀手稿,包括收藏的著名音樂手稿,還有巴洛克晚期奧地利畫家、製圖師和版畫家保羅-特羅格的壁畫。
由於其名氣和學術地位,梅爾克在1780年至1790年期間,當許多其他被奧地利修道院被皇帝約瑟夫二世查封和解散時,它成功地躲過了的此次厄運。 在拿破侖戰爭期間,以及在1938年合並後,當時修道院以及學校的很大部分被國家沒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修道院學校被歸還修道院,現在為近900名男女學生提供服務。
自1625年以來,該修道院一直是奧地利會眾的成員,現在屬於本篤會聯盟。
在意大利中世紀學家、哲學家、猶太教家、小說家、文化評論家以及政治和社會評論家翁貝托-埃科的小說《玫瑰的名字》中,作者將其中一個主人公命名為 "梅爾克的阿德索",以此向該修道院及其著名的圖書館致敬。
其校友中有19世紀的奧地利戲劇家和短篇小說家弗裏德裏希-哈爾姆。
梅爾克修道院也是英國作家、學者、士兵和多語言者帕特裏克-利-費摩爾爵士在《禮物時代》一書中對其二戰前歐洲徒步旅行的自傳性描述中的隱喻高潮("發現山脈中的一座山峰"),其中包括對當時的修道院的描述。
梅爾克修道院被選為10歐元收藏家硬幣的主要主題:奧地利梅爾克修道院紀念幣,於2007年4月18日鑄造。正面從低處可以看到修道院教堂的立面及其兩個側翼。可以看到雙巴洛克式塔樓和它們後面教堂的大圓頂。在右下角可以看到梅爾克修道院的徽章。#境外遊#歐洲#歐洲旅行#奧地利#奧地利旅遊#藍色多瑙河#世界遺產#世界遺產巡禮#世界文化遺產#修道院#圖書館#樓梯
世界遺產意大利阿馬爾菲海岸
阿馬爾菲海岸是意大利南部,俯瞰第勒尼安海和薩萊諾灣的一段海岸線,它位於索倫托半島以南和西倫坦海岸以北的海岸。
以其崎嶇的地形,獨特、多樣性和風景如畫的城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阿馬爾菲海岸,就以阿馬爾菲鎮的名字命名。
只要看到阿馬爾菲海岸,你就會相信這裏就是人間天堂。這段由13個鎮組成的意大利海岸線每年吸引了約500萬的遊客。根據《Il Mattino》的薩勒諾版報道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阿馬爾菲海岸的遊客平均停留天數由5.3天下降到4.6天,很顯然這是當地不斷攀升的高物價導致的後遺癥,這點我也深有體會。但是不斷增長的遊客人數,完全覆蓋了因停留天數下降而造成的收益損失。
SS163公路連接了海岸和13個海濱城鎮,這條懸崖公路被認為是世界上風景最優美的公路之一。
每個城鎮都有標誌性的阿馬爾菲地形,也有自己的突出特點。色彩柔和的波西塔諾因其豪華的懸崖度假別墅和精美的意大利餐飲而吸引著富人和名人,而阿馬爾菲鎮是意大利最古老海洋共和國的首都,以及曾經是地中海的一個商貿中心。拉韋洛的高山小鎮可能不適合恐高癥的遊客,但其古老的別墅和迷人的海景將鐫刻在遊客的心中。普拉亞諾幽靜的海岸線是沙灘愛好者的天堂,米諾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意大利面的故鄉,是美食家的聖地。如果你打算經過塞塔拉,你可以在一座古老的諾曼底塔前停留,根據傳說,它是由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海格力斯建立的。#境外遊#歐洲#歐洲旅遊#歐洲旅行#意大利#意大利旅行#阿马尔菲#阿马尔菲海岸#世界遺產#世界遺產巡禮#amalfi#無敵海景
意大利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是意大利坎帕尼亞地區薩萊諾省的一個城鎮,它位於薩萊諾灣一個深峽谷的河口,在海拔1316米的蒙特切雷托山的山腳下,周圍環繞著壯觀的懸崖和地中海海岸風光。
以其崎嶇的地形,獨特、多樣性和風景如畫的城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阿馬爾菲海岸,就以阿馬爾菲名字命名。
今天這個小鎮成為意大利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很容易尋覓到意大利最美和最貴的酒店。海岸懸崖公路是一窺全貌的最佳選擇。
使徒安德魯是阿馬爾菲的守護神,他的遺骸被安置在小鎮入口處的阿馬爾菲大教堂內,成為歐洲遊客必遊之地。
阿馬爾菲是中世紀阿馬爾菲共和國的首都,是839年至1200年期間地中海的重要貿易大國,並很快作為強大航海勢力而獲得了重要地位。
他們由國內向外進行谷物、海鹽、奴隸、甚至交易木材,以換取在埃及和敘利亞剛鑄造的金幣和第納爾,從而可以購買拜占庭的絲綢,並再轉賣至西方。
法國歷史和編年史學家費爾南-布勞德爾指出,攜帶糧食的阿馬爾菲商人在伊斯蘭港口享有特權地位。阿馬爾菲起草的海事抄本提供了一個被基督教港口城市廣泛使用的海上代碼。
在8及9世紀,當地中海貿易復甦之時,威尼斯還在初期發展階段,阿瑪菲與加埃塔壟斷了義大利東面的貿易。
在9世紀,今天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都還是以貨易貨的時候,受益於與阿拉伯人的繁榮貿易網絡,阿馬爾菲的商人們就開始使用金幣購買土地。
從7世紀到1073年,阿馬爾菲一直是一個獨立的、擁有約70000人的共和國,在839年擺脫了拜占庭的附庸地位,並在958年首次選舉出公爵。
在公元一千年阿瑪爾菲公爵曼蘇一世(966年–1004年)統治時達到了最高峰。1002年阿馬爾菲出動艦隊擊退進攻貝內文托與那不勒斯的撒拉遜人。阿馬爾菲在他的統治下除了有段短時間成為聖娜洛圭爾瑪四世的附屬國之外,大部分時間都維持獨立,這狀況直至1073年。共和國淪為諾曼人的阿普利亞伯爵領地,但被授予許多權利。作為在意大利南部紮營的諾曼人的屬地,它成為他們的主要據點之一。然而,在1131年,這些特權被西西裏島的羅傑二世取消。
神聖羅馬皇帝洛泰爾為教皇英諾森二世二戰,反對站在對立教皇阿納克萊圖斯一邊的羅傑二世,在1133年在46艘比薩船只的協助下攻占了阿馬爾菲並俘虜了羅傑二世。阿馬爾菲的往日的商業競爭對手比薩人洗劫了這座城市,洛泰爾聲稱在那裏發現的查士丁尼的「羅馬法」副本作為戰利品的一部分。
盡管它的海事法典,即「阿馬爾菲法」,直到1570年才在地中海地區得到承認。但1343年的一場海嘯摧毀了港口和下城,阿馬爾菲再也沒有恢復全盛時期的重要地位。
在中世紀文化中,阿馬爾菲因其繁榮的法律和數學學校而聞名。傳統上認為第一個將航海指南針引入歐洲的弗拉維奧-吉奧亞,據說就是阿馬爾菲人。
阿馬爾菲在接待遊客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有兩座前修道院很早就被改造成了酒店,分別是19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盧納修道院和19世紀80年代的卡布奇尼修道院。來到阿馬爾菲的名人包括德國作曲家、戲劇導演、辯論家和指揮家理查德-瓦格納、被稱為「現實主義之父」的挪威劇作家和戲劇導演亨利克-易蔔生,他們都是在阿馬爾菲逗留期間完成的作品。後來成為美國紐約州眾議員議員和加利福尼亞州參議員議員的作家戈爾-維達爾,也曾長期居住於此。#境外遊#歐洲#歐洲旅行#歐洲旅遊#歐洲小鎮#意大利#意大利旅行#地中海#懸崖#世界遺産#世界遺產巡禮
阿瑪爾菲海岸小鎮波西塔諾
波西塔諾是世界遺產,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阿馬爾菲海岸的一個小鎮,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小鎮擁有迷人的海岸風光,成為今天前往阿瑪菲海岸觀光者的必打卡之地。它坐落在通往海岸的山丘上的一塊飛地上,是整個海岸為數不多擁有沙灘的小鎮之一。
阿馬爾菲海岸懸崖公路上有無數個觀景臺,其中在小鎮東西兩側的公路上,均有觀景臺能夠觀賞到整個波西塔諾。
波西塔諾最早的定居證據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當時的 "La Porta洞穴是采集者和狩獵者經常光顧的地方。這個小洞穴,位於海拔120米,離公路僅10米,盡管年代久遠,至今仍然可以區分出終端部分和兩個壁龕。1955年,比薩大學考古學家安東尼奧·拉德米利組織了幾次考察,以確定史前定居點歷史,包括在地表和一些洞穴中。在挖掘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化石,其中一些是軟體動物的殼,而動物群的代表是哺乳動物,如:野豬、山羊、鹿和麅子、鳥類、兩棲動物和魚類的遺骸。
這些發現使考古學家可以推測,經常光顧這些洞穴的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收集軟體動物,而對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捕獵則相當有限。
第一個考古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當時在索倫托半島的海岸上建造了豪華的羅馬別墅。在波西塔諾,一個占據了海灣,另一個延伸到了長雞島, 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在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的克勞迪安時代,甚至在村莊的原生態海岸上有更多隱藏的空間被使用。
這些別墅屬於「散落型」,即由不同的結構組成,沒有組合在一起,建築物之間由花園分隔開來。沒有任何文獻資料記錄羅馬時期別墅的擁有者,但他們肯定是社會的精英階層。
由那不勒斯國王查理三世資助,組織挖掘赫庫蘭尼姆、龐貝和斯塔比亞埃的瑞士工程師卡爾-韋伯在1758年首次描述了波西塔諾的別墅。
波西塔諾從15世紀到17世紀成為一個富裕的市場港口,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那時他們交易的是食物,如魚和其他資源。
波西塔諾在中世紀時是阿馬爾菲共和國的一個港口,並在十六和十七世紀時繁榮起來。然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小鎮已經陷入了经济衰退,一半以上的人口都移民了,主要是移民到美國。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波西塔諾是一個相對貧窮的漁村。20世紀50年代,它開始吸引大量的遊客,特別是在約翰-斯坦貝克於1953年5月在《哈珀時尚》雜誌上發表了他關於波西塔諾的文章之後: 斯坦貝克寫道: 波西塔諾深深的吸引了我,它是一個夢想的地方,當你在那裏的時候還不太真實,而在你離開之後就變得誘人地真實。#炎夏好去處 #境外遊 #歐洲旅行 #歐洲小鎮 #歐洲小鎮探秘 #歐洲之旅 #意大利 #意大利旅行 #意大利南部 #海岸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巡禮
世界文化遺產法國普羅萬
普羅萬是法國中北部法蘭西島地區塞納-馬恩省的壹個自治市鎮。普邏萬以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建築和在整個中世紀作爲經濟中心和舉辦年度交易會的重要性而聞名,于 2001 年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
早在舊石器時代,此地區就有人類居住的痕跡。
邏馬時期普羅萬位于羅馬高盧兩條主要區域走廊的十字路口:壹條從蘇瓦松到特魯瓦,壹條通往南部的桑斯。
作爲其日益重要的證據,到了9世紀,普羅萬開始鑄造自己的硬幣,查理曼大帝將他的宮廷督察派駐這裡。
在香槟伯爵的保護下,普羅萬舉辦了最大的香槟展覽會之壹,這是對中世紀經濟至關重要的農業和貿易展覽會。在城鎮的上部,集市每年會在 5 月和 11 月舉行兩次,而在下部城鎮,每年9月都會舉行壹次集市。在那段時間裏,普羅萬斯還因爲壹個銀行中心,用“丹尼爾”壹詞在整個歐洲被廣泛接受。集市從 1120 年持續到 1320 年。
菲利普四世國王在13世紀後期多次訪問普羅萬,以嚴厲的稅收摧毀了普邏萬,結束了其繁榮時期並導致居民逃離。在14至16世紀,小鎮多次被圍困並頻繁易手。這種政治和經濟不穩定降低了城市的重要性。
1429 年 8 月 3 日, 在普羅萬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壹中,新進加冕的國王查理七世與他的王室宮廷和聖女貞德壹起參加了普羅萬聖奎裏亞斯學院教堂(圖1)的彌撒。
普羅萬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工業革命的影響,在整個 19 世紀仍然是壹個小集鎮。德國人在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占領了這裏,並在 1914 年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才勉強被擊退。#境外遊 #歐洲旅行 #法國 #法國旅行 #古城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巡禮 #france #provins
世界文化遺產葡萄牙佩納宮
這個神奇地方的曆史始于 12 世紀,當時有壹座專門供奉佩納聖母的小教堂。在同壹個地方,曼努埃爾壹世下令建造壹座修道院,即佩納聖母皇家修道院,後來移交給天主教組織聖傑羅姆勳章。
在18世紀,雷擊摧毀了部分塔樓、小教堂和聖器室,接著1755 年發生在裏斯本的地震使修道院幾乎變成了廢墟。只有教堂內的高祭壇區域,由尼古拉斯·德·尚特雷納製作的大理石和雪花石膏製成祭壇保持完好。
19世紀辛特拉山的景觀和古老修道院的廢墟令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驚歎不已,他愛上了辛特拉。
1838年他並以個人財産收購了被毀的舊修道院、摩爾城堡以及周圍的農場和所有森林。
最初的項目只是將這座建築修複爲王室的避暑別墅,但他的熱情促使他決定在德國地質地理、礦物學家和建築師威廉·路德維希男爵的指導下建造成壹座宮殿。
建築周圍環繞著其他建築結構,這些建築結構通過人行道、瞭望塔、壹條通道,甚至壹座吊橋。宮殿融合了曼努埃爾和摩爾人影響的建築參考,産生了令人驚訝的“壹千零壹夜”場景
出于對收藏的興趣,費爾南多二世種植了來自各大洲的本土森林物種,包括亞洲的山茶花,這使得85公頃的佩納公員變成了葡萄牙最重要的植物園。
1995年,包含佩納宮在內的辛特拉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境外遊 #葡萄牙旅行 #葡萄牙風情 #世界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巡禮 #宮殿 #portugal #sintra #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
世界文化遺産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
世界文化遺産科英布拉大學是壹所位于葡萄牙科英布拉的公立大學,是葡萄牙曆史最悠久的大學,亦是世界上其中壹所最古老的大學。
科英布拉大學創建于1290年,是葡萄牙最古老的大學,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曆史悠久的高等學府,僅比西班牙的第壹所大學-薩拉曼卡大學(創建于1218年)晚成立70多年。
科英布拉校所在的古都科英布拉位于首都裏斯本以北,1139-1260年曾是葡萄牙的首都。大學下屬有八個院系:涵蓋藝術、工程、人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體育與科技等多個學術領域,可授予三個學位等級:學士、碩士以及博士。科英布拉大學還是科英布拉集團的創建地以及創立人之壹。#境外遊 #葡萄牙旅行 #葡萄牙 #大學 #世界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巡禮 #河流 #古城 #portugal #university #unesco #unescoworldheritage #university of Coimbra #科英布拉大學
阿瑪爾菲海岸·馬約里
馬約里是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薩萊諾省阿馬爾菲海岸的壹個城鎮。它擁有世界遺産阿馬爾菲海岸線上最長的不間斷海灘,因此自羅馬時代以來,壹直是壹個受歡迎的旅遊和度假勝地。
馬約裏曆史悠久,很可能是伊特魯裏亞人時期建立的,但並沒有找到相關的文字記錄。
它在公元前 3 世紀被羅馬人征服,然而當時沿海的所有地方都是由交替的征服者形成的,比如伊特魯裏亞人或羅馬人。
在公元830至840年間,阿馬爾菲公國成立,包括萊泰雷、特拉蒙蒂、切塔拉和波西塔諾之間的沿海城鎮以及卡普裏島,聯合組成了國家聯盟。每個城市保留自己的名稱和行政自治權,但在這個聯邦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馬約裏是公國海軍部、海關、鹽市和幾個軍火庫的所在地。
大約在公元1000 年,它成爲薩勒諾公國的壹部分,然後成爲那不勒斯王國的壹部分,它的曆史壹直延續到19世紀。#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巡禮 #意大利旅行 #阿马尔菲 #海岸#italy #amalfi
北京周边|我宣布这片长城被我承包了!
作为当代打工人,如何在法定节假日避开人山人海,获得体验感up up的旅行体验?快来get 八达岭长城的小众替代景点——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美誉。明朝隆庆元年,由著名将领戚继光带兵改建,西起 古北口,东至 司马台长城的 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海拔700米。与八达岭长城、 慕田峪长城等相比,修葺得不多,基本保持着原本风貌,历经岁月沧桑,充满历史感。
⛰【景点攻略】
📍详细地址:河北省承德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
🚗交通攻略:距离北京市区130公里,需自驾或乘坐旅游大巴前往。
也可选择金山岭长城一日游团(放心!跟团自由度很高,以前去金山岭长城有一半都是外国驴友,几乎只包往返大巴和门票,到景区导游简单介绍路线后就可以自由行动啦!)
🕙开放时间:5:00-18:30(17:30停止检票)
💰门票价格:成人票62元,记得提前在携程预订
🌟亮点特色:景美!人少!
📝小tips:
-建议里面穿短袖或薄卫衣,外穿加绒防风外套,登山鞋必备哦!
-记得带上三明治和水果,找个view很好的高处,席地而坐,吹吹小风,喝上一瓶快乐肥宅水。这时会有一个声音在你脑海中响起"I’m the king of the world!",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哈哈哈!别忘了带走食品包装,不要留下垃圾哦~
#十一去哪里 #小众替代款旅游景点
准备好和我一起逃离一成不变的生活,在旅行中找到自己。©亿萬雷雷
#社区玩家俱乐部
#人少好去处
#世界遗产巡礼
阿馬爾菲海岸小鎮馬約裏
馬約裏是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薩萊諾省阿馬爾菲海岸的壹個城鎮。它擁有世界遺産阿馬爾菲海岸線上最長的不間斷海灘,因此自羅馬時代以來,這裏壹直是深受普通大眾歡迎的旅遊和度假勝地,相比阿馬爾菲和波西塔諾,這裏幾乎沒有價格特別貴的酒店,因此滿足的普通遊客的需求。
馬約裏曆史悠久,很可能是伊特魯裏亞人時期建立的,但並沒有找到相關的文字記錄。
它在公元前 3 世紀被羅馬人征服,然而當時沿海的所有地方都是由交替的征服者形成的,比如伊特魯裏亞人或羅馬人。
在公元830至840年間,阿馬爾菲公國成立,包括萊泰雷、特拉蒙蒂、切塔拉和波西塔諾之間的沿海城鎮以及卡普裏島,聯合組成了國家聯盟。每個城市保留自己的名稱和行政自治權,但在這個聯邦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馬約裏是公國海軍部、海關、鹽市和幾個軍火庫的所在地。
大約在公元1000 年,它成爲薩勒諾公國的壹部分,然後成爲那不勒斯王國的壹部分,它的曆史壹直延續到19世紀。#歐洲旅遊#歐洲#境外遊#意大利#意大利旅行#意大利旅遊#世界遺產#世界遺產巡禮#歐洲小鎮#無敵海景
法國奧朗日凱旋門
奧朗日凱旋門是一座位於法國東南部奧朗日鎮的凱旋門。 對於凱旋門的建造時間,歷史及考古學家至今未達成一致,但目前接受碑文為證據的研究傾向於在凱撒大帝養子屋大偉,奧古斯都皇帝統治時期,即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間。
它建在前阿格裏帕大道上,以紀念高盧戰爭和第二奧古斯塔軍團的老兵。阿格裏帕是奧古斯都皇帝的最重要的戰將,後來成為其女婿。
提比略皇帝統治時期對其進行了重建,以慶祝日耳曼人對萊茵地區的德意誌部落的征服。 凱旋門上有一塊公元27年獻給皇帝提比略的銘文。
凱旋門與奧朗日羅馬劇院一起,因其特殊的保存狀況於1981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凱旋門建在城鎮的圍墻中,在中世紀守衛著奥朗日镇的北部入口。
以修復公共紀念碑而聞名的法國建築師奧古斯特·卡裏蒂在19世紀20年代末研究了奧朗日凱旋門,並進行了修復工作。凱旋門最初是用大型無砂漿石灰石塊建造的。它由三個拱門組成,中心拱門比側翼拱門大。整個結構長19.57米,寬8.40米,高達19.21米。每個立面都有四個半接合的科林斯柱,柯林斯柱是古希臘和羅馬建築中三個主要立柱風格之一,也是最後出現的。
奧朗日拱門是現存最古老的設計例子,後來在羅馬本土,今天的利比亞為紀念羅馬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和他的兩個兒子卡拉卡拉和蓋塔,在公元194-195年和公元197-199年的兩次帕提亞戰役取得勝利而建造的凱旋門,以及坐落在羅馬鬥獸場側面為紀念君士坦丁在公元312年的米爾維安橋戰役中,戰勝馬克森提烏斯建造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如今凱旋門上可見的坑或洞據說是由練習中世紀弩的人留下的,當時他們對藝術幾乎沒有欣賞的能力也沒有保護歷史建築的意識。
在凱旋門北部的外立面上,拱門和檐口被切開,並插入了一個青銅銘文,現在已經丟失了;試圖通過為其字母的凸出部分打孔來重建其文字,但沒有成功。拱門上裝飾著各種軍事主題的浮雕,包括海戰、戰利品以及羅馬人與日耳曼人和高盧人的戰鬥。在北面的戰鬥浮雕上,可以看到一個羅馬步兵拿著奧古斯都第二軍團的盾牌。#法國#法國旅行#法國旅遊#歐洲#歐洲旅行#歐洲旅遊#凱旋門#古羅馬#世界遺産#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