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原因: 楊粲墓位於遵義市東南10公里的永安鄉皇墳嘴,是一座南宋時期播州安撫使楊粲夫婦的合葬大型石墓,修建於宋理宗淳右年間(公元1241-1252年)。楊粲墓的平面佈局是南北兩室並列,為夫婦合葬墓,用白砂巖條石砌築,大的一塊石料達一萬二千餘斤,以子母扣層層套合的方法固定。在西南地區已發掘的同類墓中居於首位。南室墓主是楊粲,北室墓主是他的妻子。兩個墓室結構大致相同,均由墓門、前室和後室三部分組成,中有過道相通。楊粲墓具特色的是在墓內外分佈着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石刻裝飾。大致可分為人物、動物、花草、器物五類。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為主,間或加陰線刻。有的細部還彩繪貼金,現雖已大部剝蝕,但仍可依稀辨出當年的豪華氣派。南室後壁正中,為墓主楊粲的雕像,他頭戴長腳襆頭,身着朝服,正襟危坐,表情嚴肅。左右有龍柱互峙,前面有龍案(棺床),兩邊側壁上,對稱雕刻着文官武將,侍女童了,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還有一幅引人注目的"貢使圖",捲髮跣足的貢使,衹搭一條紗巾,下面着角裙,手腳戴鐲環,頭頂盛滿珊瑚、珍珠、金玉的貢盤,反映了當時中央政府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關係。另外,"野鹿銜芝"、"鳳穿葡萄"、"雙獅戲球"、"侍女啟門"等浮雕均構思巧妙、雕工精美,極富生活氣息。兩室六座壁龕,仿木構建築,門窗户壁、樑柱斗拱均為當時的建築格局,為研究古建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