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池位於天池東南約6公里處,海拔1123米,長軸為北東向,長150米,寬100米,面積為1.25公頃,深度可達39——50米,周圍為緻密堅硬的玄武石,屬典型瑪洱湖,因其水面低於地面而得名,是熔岩湖後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湖泊。
地池是興安盟阿爾山森林公園內的一個景點,是由火山口積水形成的,由於低於地表面,所以就被稱為地池了,地池不大,周邊的樹木還是很茂盛的。
地池——因水面低於地平面得名,因為美麗也叫“仙女池”,因為小巧也叫“坤池”。現在地池的樣子,小巧是感受到了,美麗卻沒有感受到,大概是因為仙女沒來光顧吧。
金秋九月,北疆行——地池(九),“地池”,位於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是火山熔岩冷卻收縮,凹陷而形成的火山口湖,因其水面低於地平面而得名,地池的水面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景色十分優美,犹如一塊碧藍的寶石鑲嵌在茂密的原始次森林中,
地池位於天池東南約6公里處,海拔1123米,長軸為北東向,長150米,寬100米,面積為1.25公頃,深度可達39-50米,周圍為緻密堅硬的玄武岩,屬典型瑪洱湖,因其水面低於地面而得名,是熔岩湖後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湖泊。
地池位於天池東南約6公里處,海拔1123米,長軸為北東向,長150米,寬100米,面積為1.25公頃,深度可達39——50米,周圍為緻密堅硬的玄武石,屬典型瑪洱湖,因其水面低於地面而得名,是熔岩湖後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湖泊。
地池是興安盟阿爾山森林公園內的一個景點,是由火山口積水形成的,由於低於地表面,所以就被稱為地池了,地池不大,周邊的樹木還是很茂盛的。
地池——因水面低於地平面得名,因為美麗也叫“仙女池”,因為小巧也叫“坤池”。現在地池的樣子,小巧是感受到了,美麗卻沒有感受到,大概是因為仙女沒來光顧吧。
金秋九月,北疆行——地池(九),“地池”,位於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是火山熔岩冷卻收縮,凹陷而形成的火山口湖,因其水面低於地平面而得名,地池的水面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景色十分優美,犹如一塊碧藍的寶石鑲嵌在茂密的原始次森林中,
地池位於天池東南約6公里處,海拔1123米,長軸為北東向,長150米,寬100米,面積為1.25公頃,深度可達39-50米,周圍為緻密堅硬的玄武岩,屬典型瑪洱湖,因其水面低於地面而得名,是熔岩湖後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