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衛普的聖母大教堂是比利時這個低地國家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始建於1124年。之後的幾個世紀,教堂又經過了幾次整改翻修,先後又增添了文藝複興、巴洛克和洛可可等眾多風格,所以這座教堂見證了安特衛普悠久的曆史。
聖母教堂的北部塔高聳入雲,像一根手指指向神,是安特衛普的象徵與驕傲。教堂內部有充滿藝術感的雕塑和繪畫展覽,保證讓你大開眼界!其中十四世紀的大理石雕像、十五世紀的壁畫、十六世紀露面的聖母雕像、十七世紀初魯本斯的巴洛克代表作、十八世紀北部塔上的大鐘等都是在曆史洪流中遺留下來的珍寶,十分值得一看。
聖保羅教堂是典型的羅馬天主教堂,1571年興建,具有當時哥特式晚期的建築風格,1679年經曆了一場大火災,火災後增加了巴洛克式的高塔,其內部很多裝飾也是巴洛克式的。
教堂共佔地3公頃,因經過多次火災,現在只保留了17世紀的教會部分。內部的祭壇由黑白大理石建造而成,是比利時最高的祭壇。教堂裡面還有200多個雕像,以及安特衛普代表畫家魯本斯、約爾丹斯等人的60幅繪畫作品,可以好好欣賞一下。
這座晚期哥特式教堂興建於1491年,直到1656年才完成,那時巴洛克建築已經盛行,幸運的是這些建築師仍忠於原有的哥特式設計,因此保持了哥特式外觀,但同時也將內部裝飾改為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室內裝飾包括木雕的唱經樓,建於1658年到1670年,還有華麗的正祭台(1685)、共融的聖靈教堂(1695)、中央講道台(1675年)以及管風琴(1727年)等。教堂內大部分內飾都保存完整,但是在二戰期間,許多原來的花窗玻璃被毀壞。
教堂最有名的是安特衛普的著名畫家魯本斯的小堂,也就是魯本斯的墓,完成於他在1640年去世五年之後。魯本斯墓上方的壁畫是他本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