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梵高藏品庫: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1973年開館,館藏超200幅梵高油畫(占其畢生作品1/4)、500餘幅素描及750封書信,包括《向日葵》(1889年版)、《卧室》《麥田裡的烏鴉》等巔峰之作,完整呈現他從早期寫實到後期印象派的風格蛻變。- 敘事性展陳設計:按時間線梳理梵高生平,從荷蘭鄉村時期的《吃土豆的人》到巴黎受印象派影響的色彩轉變,再到阿爾勒時期的熾烈筆觸,最後以聖雷米療養院的《星月夜》手稿收尾,配合書信原稿與生前用品(如調色盤),還原藝術家的精神世界。 建築與體驗:藝術與空間的對話 - 現代主義建築地標:由建築師里爾·范·德·胡夫特設計,純白幾何外立面與玻璃中庭呼應梵高畫作的光影感,館內螺旋樓梯與高挑展廳形成流動的觀展動線,頂樓露台可俯瞰阿姆斯特丹城市景觀,本身即是藝術場域的延伸。- 科技賦能沉浸體驗:除常規展陳外,館內設置多媒體互動屏,可放大畫作細節解析筆觸技法;夜間特展“梵高沉浸式光影秀”用投影技術將《向日葵》等作品投射至牆面,配合古典音樂,讓觀眾“走進”畫中場景。
• 館內藏有梵谷的200多幅經典油畫作品、580幅素描、4個速寫本和大約750封梵谷寫給他弟弟提奧的信
• 重溫這位藝術大師終生不懈地追求繪畫技藝的艱辛歷程,對藝術和文學的熱情
• 新舊兩館各具特色,卻融合一體
△ 舊館於1973年建成對外開放,該館由荷蘭風格派設計師里特維爾德設計;新館由日本設計師設計於1999年建成,主要用於臨時性展覽。
△ 一層展廳名為“與偉大藝術家梵高展開心與心的交流”,透過一系列作品和資料引領參觀者重溫這位藝術大師終生不懈追求繪畫技藝的艱辛歷程。二層展廳收藏了梵高於1883年-1889年創作的作品,展廳三層則展示了梵高與他弟弟提奧的往來的書信,展廳四層裡可以看到梵高在1889年-1890年精神病多次復發期間的清醒時期創作的作品。
- 全球最大梵高藏品庫: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1973年開館,館藏超200幅梵高油畫(占其畢生作品1/4)、500餘幅素描及750封書信,包括《向日葵》(1889年版)、《卧室》《麥田裡的烏鴉》等巔峰之作,完整呈現他從早期寫實到後期印象派的風格蛻變。- 敘事性展陳設計:按時間線梳理梵高生平,從荷蘭鄉村時期的《吃土豆的人》到巴黎受印象派影響的色彩轉變,再到阿爾勒時期的熾烈筆觸,最後以聖雷米療養院的《星月夜》手稿收尾,配合書信原稿與生前用品(如調色盤),還原藝術家的精神世界。 建築與體驗:藝術與空間的對話 - 現代主義建築地標:由建築師里爾·范·德·胡夫特設計,純白幾何外立面與玻璃中庭呼應梵高畫作的光影感,館內螺旋樓梯與高挑展廳形成流動的觀展動線,頂樓露台可俯瞰阿姆斯特丹城市景觀,本身即是藝術場域的延伸。- 科技賦能沉浸體驗:除常規展陳外,館內設置多媒體互動屏,可放大畫作細節解析筆觸技法;夜間特展“梵高沉浸式光影秀”用投影技術將《向日葵》等作品投射至牆面,配合古典音樂,讓觀眾“走進”畫中場景。
博物館建築小巧有個性,館內服務人員熱情有禮貌,展品開放度高,沒有堅壁清野式的防着觀眾!雖然不一定能完全領會梵高的境界,但是作為打卡,體驗和感受,不錯!
值得一去的地方,梵高雖然不是我的菜,但還是很值得看一看的。他的一生非常與眾不同。最令人震驚的是阿姆斯特丹市立藝術博物館,它是個當代藝術館,二樓的作品十分讓人震撼。
跟外甥女去荷蘭旅遊,她愛好藝術,喜歡梵高,於是乎陪她一起在館里仔細看了每一幅畫,真不太能看出好在哪,但我很虛心,基本上講解器重點講解的畫作都拍了下來。因上圖數量限制只能上15幅,沒去過的小夥伴可以好好看看
阿姆斯特丹之旅第一重要的美術館,我們安排一天時間來看展,梵高美術館門票在攜程上看到指定場次門票(按照約定時間入場)四天之內定票是浮動票價,所以提前四天買票是正確的方法,我們時間比較充裕,先看買荷蘭國家博物館的周一門票,再訂周四梵高美術館的門票,錯開時間,讓看展更從容,如果時間有限,一定提前購買門票,荷蘭的美術館博物館周一不休息,幾乎全年無休👍👍👍
荷蘭最值得参觀的美術館,這毫無疑問。第一張圖是鎮館之寶,向日葵。很難想象,一個精神如此頹廢,生活如此潦倒的人,會畫出如此精美且生機盎然的向日葵,他的精神世界深邃莫測。右面的圖是給失明人士準備的,可以用手摸,還可以用鼻子吻向日葵的味道。
梵高一生創作了共十一幅向日葵,如今僅存6幅於世,有幸瞻仰了其中一副存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里的真跡。其他5幅分別存於日本-東鄉青兒美術館、倫敦-國家美術館、慕尼黑-新美術陳列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另有一幅為私人收藏。門票17歐,租用講解5歐,進博物館內不可以帶包,必須存包。有很多梵高作品紀念品售賣,值得一去,感受一下一代大師曾經的軌跡。
值得去,我一個藝術盲人都感到很美很享受,博物館紀念品精美,性價比高,可以時間不夠,我們沒太多停留,買了一本畫冊匆忙離開。建議提前網上預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