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村具有鮮明的廣府文化特色,有廣府民居250多座,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築,有祠堂25間,古民居100多間。村落以水塘為中心,兩岸祠堂林立。巷道曲幽,民居密布。南社村的古建築群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區水鄉特色,每一民居都單家獨戶稱“家廟”,“家廟”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
還不錯,可以去看看,但是不大,不到一個小時就逛完了白天去應該會更好逛一點,晚上有的店關門了晚上的話有表演,還有唱歌,那邊停車場有點緊張需要注意
踏入南社明清古村落,仿若穿越時空。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祠堂、古民居鱗次櫛比,雕梁畫棟間盡顯歲月沉澱的古樸韻味。翹角飛檐訴說著往昔繁華,灰塑、木雕等細節工藝精湛,令人驚嘆古人匠心。村內碧水環繞,垂柳依依,與白牆黛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水墨畫卷。漫步其間,聽着導遊講述家族故事與歷史傳說,真切感受到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彷彿能觸摸到曾經的煙火氣息,讓人沉醉於這份寧靜悠遠的古韻之中,不舍離去。
謝姓祖先從宋朝開始遷移至茶山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整個建築群保存完整,基本保留明清時期至今的建築風格,從東到西的三個水塘將村落分成南北兩區,環水塘四周主要是祠堂建築,結構精美格局穩重嚴謹,體現謝姓家族耕讀傳家的優良家訓。
踏入南社明清古村落的那一刻,時光彷彿悄然倒流,我被捲入了歷史的長河,在嶺南文化的厚重底蘊中,展開了一場沉浸式的深度體驗,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古建:凝固的歲月詩篇 南社古村落的建築,猶如一本本立體的史書,每一塊青磚、每一片黛瓦、每一條石板路,都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謝氏大宗祠莊嚴肅穆,擡樑式木架構氣勢恢宏,木雕、磚雕、石雕巧奪天工,將古人對家族傳承的重視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得淋漓盡致。民居錯落有致,鑊耳牆高高聳立,在陽光的映照下,勾勒出古樸而雄渾的天際線,彰顯著獨特的嶺南建築風格,也寓意著風生水起的美好願景。穿梭在狹窄的巷道中,指尖輕撫歷經風雨的牆壁,彷彿能感受到歲月的滄桑變遷,每一處建築細節都承載著數百年的歷史沉澱。 人文:鮮活的精神脈絡 古村落不僅是建築的集合,更是人文精神的棲息地。南社人恪守的傳統習俗與文化傳承,至今仍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在古村的街巷中漫步,偶爾能看到老人悠閒地品茶聊天,孩子們嬉笑玩耍,生活氣息濃厚。這裡的人們珍視先輩留下的文化瑰寶,每逢傳統節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舞龍舞獅等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祖先,傳承民俗文化。
南社古村位於東莞市茶山鎮,處於南社村樟崗嶺與馬頭嶺之間,離市中心區約18公里,茶山鎮中心區2公里,曾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最美麗鄉村”等稱號。古村依山傍水而建,形成長型水塘居中,呈合掌形布局來到村口,一排石碑彰顯的是南社村在東莞市的歷史地位與嶺南所有的古村落一樣,南社保存最多的是祠堂、廟宇等門前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可以想象舊時南社的美麗風情百歲坊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92-1598),當時南社村的謝彥眷夫妻都同時超過一百歲,東莞縣令李文奎上報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命名為“百歲坊”,百歲坊正面像牌坊,其實是一座院落建築南社村現保存明清祠堂30座、廟宇3座、古民居250多間、古井40多口、水塘7口、古墓36座,以及村周邊上百年的古樹1000多棵祠堂是村中所有大事的見證地,一座座石碑都是當年村中的驕傲,南社村在明清時期有10多人中進士、舉人,42名秀才。村中的建築大多為紅砂石構造,上有木雕,中有灰雕或壁畫,紅磚上還有磚雕。堅實的紅磚地基,斑駁的青磚古牆,數百年後,這些老建築一如既往地堅挺,除了多了幾分滄桑,根本看不到老態。村中仍然保存着完整的街巷和石板路,還保留了大量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築構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據說南社村仍有祭祖、點燈、求神、喊驚、送喪、迎送新娘、春節期間有舞獅、打麒麟、清明掃墓、中秋打竹篙、游會等習俗,雖然我沒有看到這些習俗,但村中隨處可見的土地公公婆婆確實給人幾分嶺南鄉土氣息。南社村也引起了一些藝術家的關注,逐漸成為一個有文藝范的古村落。南社古建築群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生態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文化,於2005年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被省旅遊局評選為廣東最美麗鄉村。2007年,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評選為中國景觀村落。2008年,被廣東省旅遊局授予為廣東省旅遊特色村。2009年,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中國民族優秀建築—魅力名村等榮譽稱號。一大堆各種榮譽頭銜,代表的是南社村的歷史地位,南社古村當之無愧是東莞第一古村。
南社明清古村落位於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是南社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社村明清時期的歷史見證,具有鮮明的嶺南廣府文化特色。經國家建設部、文物局組織專家進行認真評選和考核,2005年9月16日發文 公布南社村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南社成為東莞首個獲得該殊榮的村莊。南社村四周綠樹成蔭、地理位置很好。全村面積6.9平方公里,現籍人口3166人。明清時期初顯繁榮,人才輩出,先後出現了9位進士,是茶山一帶乃至東莞的一大村莊。
東莞市茶山鎮
我推薦南社明清古村落,塘尾明清古村落,聖心糕點博物館,南社古民居,石排塘尾
南社明清古村落附近有這幾間酒店:東莞卡迪文化生活酒店,東莞茶山阿斑尼酒店,八方快捷酒店(東莞茶山南社店),東莞南社人家民宿,東莞隱香古苑精品民宿
您可以考慮真功夫(茶山碧桂園店),吉慶嫂鴨脖(南社店),華萊士(茶山南社茶園店),港飲港食茶餐廳,豐盛山莊
南社村具有鮮明的廣府文化特色,有廣府民居250多座,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築,有祠堂25間,古民居100多間。村落以水塘為中心,兩岸祠堂林立。巷道曲幽,民居密布。南社村的古建築群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區水鄉特色,每一民居都單家獨戶稱“家廟”,“家廟”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
還不錯,可以去看看,但是不大,不到一個小時就逛完了白天去應該會更好逛一點,晚上有的店關門了晚上的話有表演,還有唱歌,那邊停車場有點緊張需要注意
踏入南社明清古村落,仿若穿越時空。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祠堂、古民居鱗次櫛比,雕梁畫棟間盡顯歲月沉澱的古樸韻味。翹角飛檐訴說著往昔繁華,灰塑、木雕等細節工藝精湛,令人驚嘆古人匠心。村內碧水環繞,垂柳依依,與白牆黛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水墨畫卷。漫步其間,聽着導遊講述家族故事與歷史傳說,真切感受到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彷彿能觸摸到曾經的煙火氣息,讓人沉醉於這份寧靜悠遠的古韻之中,不舍離去。
謝姓祖先從宋朝開始遷移至茶山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整個建築群保存完整,基本保留明清時期至今的建築風格,從東到西的三個水塘將村落分成南北兩區,環水塘四周主要是祠堂建築,結構精美格局穩重嚴謹,體現謝姓家族耕讀傳家的優良家訓。
踏入南社明清古村落的那一刻,時光彷彿悄然倒流,我被捲入了歷史的長河,在嶺南文化的厚重底蘊中,展開了一場沉浸式的深度體驗,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古建:凝固的歲月詩篇 南社古村落的建築,猶如一本本立體的史書,每一塊青磚、每一片黛瓦、每一條石板路,都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謝氏大宗祠莊嚴肅穆,擡樑式木架構氣勢恢宏,木雕、磚雕、石雕巧奪天工,將古人對家族傳承的重視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得淋漓盡致。民居錯落有致,鑊耳牆高高聳立,在陽光的映照下,勾勒出古樸而雄渾的天際線,彰顯著獨特的嶺南建築風格,也寓意著風生水起的美好願景。穿梭在狹窄的巷道中,指尖輕撫歷經風雨的牆壁,彷彿能感受到歲月的滄桑變遷,每一處建築細節都承載著數百年的歷史沉澱。 人文:鮮活的精神脈絡 古村落不僅是建築的集合,更是人文精神的棲息地。南社人恪守的傳統習俗與文化傳承,至今仍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在古村的街巷中漫步,偶爾能看到老人悠閒地品茶聊天,孩子們嬉笑玩耍,生活氣息濃厚。這裡的人們珍視先輩留下的文化瑰寶,每逢傳統節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舞龍舞獅等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祖先,傳承民俗文化。
南社古村位於東莞市茶山鎮,處於南社村樟崗嶺與馬頭嶺之間,離市中心區約18公里,茶山鎮中心區2公里,曾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最美麗鄉村”等稱號。古村依山傍水而建,形成長型水塘居中,呈合掌形布局來到村口,一排石碑彰顯的是南社村在東莞市的歷史地位與嶺南所有的古村落一樣,南社保存最多的是祠堂、廟宇等門前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可以想象舊時南社的美麗風情百歲坊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92-1598),當時南社村的謝彥眷夫妻都同時超過一百歲,東莞縣令李文奎上報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命名為“百歲坊”,百歲坊正面像牌坊,其實是一座院落建築南社村現保存明清祠堂30座、廟宇3座、古民居250多間、古井40多口、水塘7口、古墓36座,以及村周邊上百年的古樹1000多棵祠堂是村中所有大事的見證地,一座座石碑都是當年村中的驕傲,南社村在明清時期有10多人中進士、舉人,42名秀才。村中的建築大多為紅砂石構造,上有木雕,中有灰雕或壁畫,紅磚上還有磚雕。堅實的紅磚地基,斑駁的青磚古牆,數百年後,這些老建築一如既往地堅挺,除了多了幾分滄桑,根本看不到老態。村中仍然保存着完整的街巷和石板路,還保留了大量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築構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據說南社村仍有祭祖、點燈、求神、喊驚、送喪、迎送新娘、春節期間有舞獅、打麒麟、清明掃墓、中秋打竹篙、游會等習俗,雖然我沒有看到這些習俗,但村中隨處可見的土地公公婆婆確實給人幾分嶺南鄉土氣息。南社村也引起了一些藝術家的關注,逐漸成為一個有文藝范的古村落。南社古建築群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生態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文化,於2005年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被省旅遊局評選為廣東最美麗鄉村。2007年,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評選為中國景觀村落。2008年,被廣東省旅遊局授予為廣東省旅遊特色村。2009年,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中國民族優秀建築—魅力名村等榮譽稱號。一大堆各種榮譽頭銜,代表的是南社村的歷史地位,南社古村當之無愧是東莞第一古村。
南社明清古村落位於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是南社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南社村明清時期的歷史見證,具有鮮明的嶺南廣府文化特色。經國家建設部、文物局組織專家進行認真評選和考核,2005年9月16日發文 公布南社村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南社成為東莞首個獲得該殊榮的村莊。南社村四周綠樹成蔭、地理位置很好。全村面積6.9平方公里,現籍人口3166人。明清時期初顯繁榮,人才輩出,先後出現了9位進士,是茶山一帶乃至東莞的一大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