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面島打車到沙灣古鎮也就45分鐘,這座古鎮已有800多年歷史,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古鎮不僅保留了大量青磚、蚝牆、浮雕裝飾等嶺南傳統建築。這裡是“民間藝術之鄉”,也是“廣東音樂之鄉”“飄色之鄉”“龍獅之鄉”“民間雕塑之鄉”。打卡景點:1 沙灣民俗文化博覽館:探索沙灣的首站,這裏展示了豐富的民間傳統文化與藝術,了解古鎮的前世今生從這裏開始2 蚝牆: 博覽館對面便是獨特的蚝殼牆,據說具有冬暖夏涼、防潮的功能3 三稔堂: 廣東音樂發源地之一4 沙灣廣東音樂紀館:廣東音樂的發展史、名人和各時期的樂器5 何世良藝術館:磚雕藝術品和精緻的建築結構6 何炳林院士紀念館:紀念著名高分子化學家、教育家何炳林院士的成就與貢獻7 何少霞故居:廣東音樂及粵曲的重要作家之一8 玉虛宮(北帝廟)9 留耕堂:何氏大宗祠,嶺南建築的典範之作,始建於1275年10 四方塘廣場: 位於留耕堂前 11 文峰塔:古鎮地標之一,始建於1721年古鎮美食也很多:姜撞奶、魚餅、魚皮、魚面……很值得專程來一趟的地方,推薦!
從沙面島打車到沙灣古鎮也就45分鐘,這座古鎮已有800多年歷史,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古鎮不僅保留了大量青磚、蚝牆、浮雕裝飾等嶺南傳統建築。這裡是“民間藝術之鄉”,也是“廣東音樂之鄉”“飄色之鄉”“龍獅之鄉”“民間雕塑之鄉”。打卡景點:1 沙灣民俗文化博覽館:探索沙灣的首站,這裏展示了豐富的民間傳統文化與藝術,了解古鎮的前世今生從這裏開始2 蚝牆: 博覽館對面便是獨特的蚝殼牆,據說具有冬暖夏涼、防潮的功能3 三稔堂: 廣東音樂發源地之一4 沙灣廣東音樂紀館:廣東音樂的發展史、名人和各時期的樂器5 何世良藝術館:磚雕藝術品和精緻的建築結構6 何炳林院士紀念館:紀念著名高分子化學家、教育家何炳林院士的成就與貢獻7 何少霞故居:廣東音樂及粵曲的重要作家之一8 玉虛宮(北帝廟)9 留耕堂:何氏大宗祠,嶺南建築的典範之作,始建於1275年10 四方塘廣場: 位於留耕堂前 11 文峰塔:古鎮地標之一,始建於1721年古鎮美食也很多:姜撞奶、魚餅、魚皮、魚面……很值得專程來一趟的地方,推薦!
人不是很多 有蠻多地方可以逛 不過商業街上的東西蠻多重複的 一日游推薦這裏來看看 有人文歷史 還有很多可以坐的地方 這個蠻友好 整體逛下來不累~ 還送了伴手禮 省碟 哈哈哈😆
古鎮的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走在上面,腳步聲清脆迴響。路旁的古建築錯落有致,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盡顯嶺南建築的精緻與古樸。牆上的灰塑、磚雕,雖歷經風雨侵蝕,卻依然栩栩如生,講述着古老的故事。我漫步在古街,一家家老鋪子映入眼帘。有賣傳統小吃的,熱氣騰騰的姜撞奶、香甜軟糯的雞仔餅,讓人垂涎欲滴;還有手工打鐵鋪,火花四濺,鐵匠師傅專註地敲打着,一件件鐵器在手中誕生。古祠堂更是莊嚴肅穆,裏面陳列着家族的榮耀與歷史,讓人不禁對先輩們的智慧與勤勞肅然起敬。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古鎮的每一個角落,給古老的建築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我在古井旁坐下,看着水面泛起的波紋,感受着古鎮的寧靜與悠遠。沙灣古鎮,就像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每一頁都值得細細品讀。
沙灣文化是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水鄉文化,具有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是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廣府民間文化的代表。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大量祠堂、廟宇等古建築、商業遺址、居住遺址保存完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族文化和民間信仰,廣東音樂、飄色、龍獅、蘭花、飲食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也較為突出。由於沙灣古鎮長期保留了各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因而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
保存有大量明清古建築石板街巷,而且免門票,值得一游。,最完美保存最好的是何氏大宗祠,其佔地五畝,三進一牌樓,非常雄偉,是現存嶺南最大的祠堂。美食眾多,沙灣姜理奶,爬金山,沙灣薄餅,璫璫雲吞,針姨魚皮角,奶牛皇后店等數不勝數。
再一次去了沙灣古鎮!這次是徹底地把古鎮的角角落落都走了一遍,上次沒鑽的小巷這次都鑽了。自己開車來,停車費5元一小時,我在裏面玩了兩個半小時的樣子,吃了雙皮奶、姜埋奶、魚皮角、炸雲吞。風景不多介紹,看圖好了!
位於廣州番禺的沙灣古鎮園,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嶺南古鎮,周末閑來無事約了幾位好友一起來逛逛,沙灣鎮是一個有着800多年發展歷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文化豐富多彩,自然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是廣州市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裏挺幽靜的,人流不多,來這看看這些古老的建築也是一種享受,另外沙灣人用水牛奶製作出各種傳統甜品,也是特別的好味,來沙灣古鎮必須要選購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