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關於香港太空館的詳細點評,供參考:香港太空館 | 探索宇宙的奇幻之旅地理位置 🌍位於尖沙咀海濱,毗鄰香港文化中心和維多利亞港,交通便利(地鐵尖東站J出口步行5分鐘),周邊可結合星光大道、海港城等景點一同遊覽。建築特色 🛸獨特蛋形外觀極具科幻感,是香港地標之一。夜晚燈光亮起時,半球形天象廳與維港夜景交相輝映,適合拍照打卡。常設展覽 🚀地下展廳「宇宙展覽廳」通過模型、互動裝置和圖文展示宇宙起源、太陽系、黑洞等知識,適合親子科普。亮點:模擬月球漫步的“太空椅”、1:1比例的中國航天服模型、隕石標本。一樓展廳「太空探索展覽廳」聚焦人類航天史,展示火箭發射原理、國際空間站生活場景等。互動體驗:操控虛擬火星車、太空艙對接模擬器(適合青少年和科技愛好者)。天象廳電影 🌌全天候放映高畫質球幕電影(片長約40分鐘),主題涵蓋天文、宇宙探險等(需額外購票)。推薦:躺椅觀影沉浸感強,英語/粵語可選(部分場次有普通話耳機)。適合人群 👨👩👧👦親子家庭:互動裝置寓教於樂,激發孩子科學興趣。天文愛好者:專業級望遠鏡模型和宇宙知識展示。遊客:避開人流高峰時,可靜心體驗小眾科學景點。小貼士 📌門票:成人10港幣,學生及兒童半價(天象廳電影票另購,約32-50港幣)。時間:周一、三至五13:00-21:00;周末及假期10:00-21:00(周二閉館)。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含觀影)。設施:部分互動設備需排隊,建議避開周末下午高峰;館內空調較冷,可備薄外套。優缺點 ⚖️👍 性價比高,科普內容豐富,建築打卡出片。👎 部分展品略顯陳舊,天象廳電影更新頻率較低。總結:香港太空館是科學與趣味結合的小眾景點,適合作為維港行程中的知識補給站。若對天文感興趣或想帶孩子邊玩邊學,值得一去!
以下是一篇關於香港太空館的詳細點評,供參考:香港太空館 | 探索宇宙的奇幻之旅地理位置 🌍位於尖沙咀海濱,毗鄰香港文化中心和維多利亞港,交通便利(地鐵尖東站J出口步行5分鐘),周邊可結合星光大道、海港城等景點一同遊覽。建築特色 🛸獨特蛋形外觀極具科幻感,是香港地標之一。夜晚燈光亮起時,半球形天象廳與維港夜景交相輝映,適合拍照打卡。常設展覽 🚀地下展廳「宇宙展覽廳」通過模型、互動裝置和圖文展示宇宙起源、太陽系、黑洞等知識,適合親子科普。亮點:模擬月球漫步的“太空椅”、1:1比例的中國航天服模型、隕石標本。一樓展廳「太空探索展覽廳」聚焦人類航天史,展示火箭發射原理、國際空間站生活場景等。互動體驗:操控虛擬火星車、太空艙對接模擬器(適合青少年和科技愛好者)。天象廳電影 🌌全天候放映高畫質球幕電影(片長約40分鐘),主題涵蓋天文、宇宙探險等(需額外購票)。推薦:躺椅觀影沉浸感強,英語/粵語可選(部分場次有普通話耳機)。適合人群 👨👩👧👦親子家庭:互動裝置寓教於樂,激發孩子科學興趣。天文愛好者:專業級望遠鏡模型和宇宙知識展示。遊客:避開人流高峰時,可靜心體驗小眾科學景點。小貼士 📌門票:成人10港幣,學生及兒童半價(天象廳電影票另購,約32-50港幣)。時間:周一、三至五13:00-21:00;周末及假期10:00-21:00(周二閉館)。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含觀影)。設施:部分互動設備需排隊,建議避開周末下午高峰;館內空調較冷,可備薄外套。優缺點 ⚖️👍 性價比高,科普內容豐富,建築打卡出片。👎 部分展品略顯陳舊,天象廳電影更新頻率較低。總結:香港太空館是科學與趣味結合的小眾景點,適合作為維港行程中的知識補給站。若對天文感興趣或想帶孩子邊玩邊學,值得一去!
2025第一天心血來潮逛了mark了很久的太空館,碰上了週三免費入場,本來以為一些體驗項目會排隊結果發現整個館內居然沒多少人。 太空館營業時間是每週一、三、四、五 13:00-21:00,週末及公眾假期10:00-21:00,每週二閉館。 我們提前在URBTIX上買了晚上8:00的球幕電影,這場是珍古道爾主題,時長45分鐘,每張票有9塊手續費,也可以在現場直接買但有買不到好位置的可能性,建議選擇中間靠後的位置,前排要一直仰著脖子。 場館一共兩層,第一層比較有趣,有星系的形成、各個行星的特點,還有一個很抽象的時光機(時間旅行),第二層主要介紹太空探索,有各種火箭模型,我們大約7點多一點到,逛了一小時後進影廳看電影,略微有點趕,因為據說遲到就不能進影廳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預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慢慢逛
免費的博物館,就在維多利亞港旁邊,神舟飛船、天宮一號、月球車模型都有,還有很多互動的項目,小孩子比較多,大人過去看看也會增長知識
香港的太空館具有娛樂性,裏面有好多展品,亦都有好多地方可以俾你影相,太空館的位置非常方便,鄰近尖沙咀,附近有很多商舖,行完太空館還可以出去逛逛街,附近亦都有好多食肆,可以品嚐一下香港的美食,太空館是值得去參觀。
香港太空館分東、西翼。蛋形的東翼是太空館的核心,內設天象廳、宇宙展覽廳、全天域電影放映室、多個製作工場及辦公室;西翼則設有太空探索展覽廳、演講廳、天文書店和辦公室。天象廳裝設有直徑達23米的半球形銀幕,除了設有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外,更是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每年香港太空館製作利用數碼天象投影系統播放的天象節目,並精選國外出色的全天域電影及立體球幕電影在天象廳播放。
香港太空館 (英語:Hong Kong Space Museum)位 於 尖 沙 咀 海 旁 ,毗鄰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和尖沙咀鐘樓,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於1977年動工,總建築師為工務局的 李銘根先生。香港太空館於1980年10月啟用,是香港用 以推廣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的天文博物館。太空館設計獨特的蛋形外殼,早已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標之一。
太空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毗鄰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中心,其半圓形的建築非常醒目,是香港用以推廣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的天文博物館。票價:成人港幣10元,每周三免費。 交通線路:1、港鐵荃灣線尖沙咀站E出口,步行至梳士巴利道後右轉,取道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旁的人行隧道前往香港太空館。2、由中環或灣仔乘天星小輪至尖沙咀,步行約10分鐘。 我們到香港的第一天正好下雨,沒了遊覽維港和星光大道的興緻,又恰逢周三,於是香港太空館成了我們避雨,打發時間的好去處。場館分東西兩翼,蛋形的東翼是太空館的核心,內設何鴻燊天象廳、太空科學展覽廳、全天域電影放映室、多個製作工場,有很多互動項目,比方體驗離心力、感受太空漫步、操作飛船等等,我老爸在裏面都玩得不亦樂乎。西翼則設有天文展覽廳、演講廳、天文書店、香港太空館資源中心,基本是提供給學生或活動用的。天象廳裝有直徑達23米的半球型銀幕,除了設有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外,更是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每年,香港太空館利用數碼天象投影系統製作天象節目,並精選國外出色的全天域電影及立體球幕電影在天象廳播放。 香港太空館每年舉辦不少推廣活動,包括天文嘉年華、天文快樂時光、趣味實驗班、天文比賽、天文講座、天文電影欣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