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本月優惠代碼組合
從石人鬍子和眉毛來看,很顯然屬於古代中北亞的遊牧民族,這也是薩滿教的一種表現形式。不止是這裏,新疆其它地方,例如阿勒泰草原上也有石人。
更多草原石人是亞歐大草原上一種重要的文化遺迹,近百年來,中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據國內和日、英、法、德等國家學者考證,分布在昭蘇大草原上的石人,系隋唐時突厥遊牧民族的的墓前石人。其中一尊小洪納海石人高230厘米,面東而立,雙手抱置胸前,右手似執有硫、盞之類東西,頭髮多辮,分技在身後,腰間刻有古代民族文字。2013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景區。
從石人鬍子和眉毛來看,很顯然屬於古代中北亞的遊牧民族,這也是薩滿教的一種表現形式。不止是這裏,新疆其它地方,例如阿勒泰草原上也有石人。
昭蘇縣草原石人——多分佈於伊犁地區,這種草原上的石人刻工精細,數量很多,一般是男女對稱的,在伊犁地區各縣草原常見。兩尊石人隔距有百米,高高的獨立在草原上,從很遠就能看見。石人對遊客來說就是個景兒,對考古來說具有歷史斷代的意義。自古草原上的人們一直信奉着一種古老的神秘宗教:薩滿教。這石人也可能代表着一些意義,值得人們研究。
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孤兀地立着幾尊石雕人像,見證着千百年來大草原的生息繁衍和世事變遷,石人刀工質樸,拙中見細,充滿了滄桑之感。
確實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不錯的景點,景色宜人,性價比高,值得推薦去看看。
昭蘇縣草原石人 ,多刻工精細,其數量之多居伊犁地區各縣之首。夏特柯爾克孜民族鄉境內的科達和爾溝口,有一男一女兩尊石人,相距500米許。女石人面部線條分明,厚唇、方口,鮮明表現出當時活躍在這一帶的突厥人的形象特徵。高度為1.3米,寬0.3米。男石人面部線條雕刻也很清查,合字口,並留有八字鬍鬚。高0.98米,寬0.36米。兩尊石人皆面東而立。形體最大且體表刻存文字的是小洪那海女石人,位於昭蘇縣城東南5公里處。該石人高2.3米,寬0.5米,頭上戴帽,腦後梳有10條髮辮,辮長及腰。亦面東而立,雙手交叉抱於胸前,右手中似持有碗類器物。膝下衣褶間刻的古代文字,這是其它石人所未有的。此外,還有阿克亞孜山口石人,恭弘=叶 恭弘森培孜兒石人等。以上草原石人,皆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離縣城有一點點距離,6、7公里,出租車大約20塊,石人形象很清晰,尤其是一個叫紅納海女石人,還有其它的一些,不是散落在草原上,好像被搬動移到一起了,石人都很矮
因為有關歷史名氣在外,比較嚮往,卻有些失望,進入景區沿着兩邊草木茂盛野花盛開的小道好裏面才看到幾個石人。幸好騎馬“馳騁”於草原的感覺很好,近處油菜花金色遍野,遠處的雪山白頂皚皚,才覺得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