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這裏就聽說這個火鍋超級火爆。一定要早點排隊,這次住的酒店挨着這個店,天時地利人和啊。10:30開始排隊進去,一定要人來齊了才可以進,我們早早就去了,10點就開始有人在等着了。可以先拿菜單看看想點的,因為開餐后大概10:50才可以上菜。味道就不用說了,超級好吃。小吃里的紅糖糍耙和小酥肉必點。其他的玫瑰圓子、極品毛肚、兔腰、青筍、鴨腸、鮮鴨血。都超級棒。
來成都的第一頓火鍋,也是聽路上司機介紹的。原本想在旮旯里找找未被發掘的美食,可肚子實在不饒人,沒辦法查了一下網評小龍坎全是一家不錯的火鍋店便慕名而來,一路上司機(本地人)說不是每家小龍坎都很正宗,肚量有限不能每家都試,算了就聽你的吧!這家是概念店,一進門就概念了,老闆心機的放了一片等候椅!沒準人家就是火也說不定(且聽后話),進屋已經下午2點了,裏面還有7-8桌的樣子(一層每屋也就12.3桌吧,目測的),服務員都很熱情告訴你她叫啥子,反正叫她們龍娃就沒錯了,龍娃給我們介紹了特色,也就是我們點的這些菜品了,我比較愛吃手切肉片所以點了個水晶牛肉,看着就厚實,涮起來果真不賴,老嫩了建議試試!其次是她們老闆創新的極品鮮鵝腸(就是拿個冰球子里放鵝腸)不過有龍娃給你涮,朋友不愛吃,所以全是我的了,哈哈一個字就是香脆,吃美食嘛就要有個牛逼的胃!毛肚嫩,豬腦香,我介紹再多你不試試也不知道,不如我少說點你多吃點,呵呵!寫這麼多不給置頂精品不虧死了
成都小龍坎火鍋(春熙路店) 抵達成都已是晚上九點,在銀石廣場附近安頓好住所基本十點多了,很巧,這邊有兩家小龍坎。 概念店那一家排隊太厲害,取號得知還要等100多桌,果斷調頭。往東走200米就是春熙路店,大概要等30多桌,大概排隊40分鐘。 店門口為等座的食客提供了很多折凳,還有香酥豆花生米這些小吃,這種等位方式還算不錯。 入店之後感覺很熱鬧,香氣裊裊,用餐環境很棒。男服務生叫“龍弟”,女生自然叫“龍妹兒”。 點菜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便宜!!!三個感嘆號足以說明一切。撒開膀子點了一桌,最後蔬菜都沒吃完,但是葷菜全部消滅光了。 先講講鍋底,番茄鴛鴦鍋,辣鍋是香辣味,不是很麻辣,這很合胃口。而且吃到最後嘴裏不發苦,屬於比較好的辣鍋。 整餐下來最讓我意猶未盡的居然是肥腸節子,我們那兒從來沒吃到過。大口咬下去,外面是嫩嫩的,裏面是滑滑的。肥腸處理的很乾凈,裏面的油是奶白色的,只有香味,沒有腥味。只點了兩個,全部吃光了,現在回想,真後悔沒多吃幾個!絕對是肥腸愛好者的心頭愛! 羊肉和肥牛都是瞬間消滅的,肉質都不錯,起沫少,出鍋不散。 極品鮮毛肚和小龍坎毛肚也不懂區分,因為沒有報菜名,反正口感都是脆脆的。不過在服務上這一點是有欠缺的,報菜名環節必不可少。 兔腰也是第一次嘗試,燙熟之後有微微的腥,口感一般,不是很嫩。一盤居然有二十個,吃了一半再也吃不下了。 如果在一品蝦餃和蝦滑之中二選一,我肯定選一品蝦餃,肉質緊實,蝦肉微甜。蝦滑裏面麵粉較多,肉質不算緊實,和家鄉的蝦滑不能比。 腦花一般都是最後下鍋的,處理的乾淨,口感綿軟,放在辣鍋里煮能夠去腥,但辣勁很足。 豬黃喉最後好像沒吃完,對於這邊的豬黃喉,涮燙的時間把握不好,很容易老,而且黃喉是不吸收味道的,如同嚼橡皮。 總體用餐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聽說家鄉也剛開了一家,也是天天排隊,下次再去吃心心念念的肥腸節子。
第一次去成都,第一次嘗久仰大名的成都火鍋!太爽了,讓人難忘這個香辣的味道!我們3個人看着點評胡亂點了一通,必點的毛肚,黃喉,肥牛片,窩筍片,鴨血,食材是很新鮮的,關鍵吃法是它的干碟,油碟,個人感覺可以兩種調料都嘗嘗,油碟拌着完全不油,也不辣,很香,怕吃辣的寶寶們可以試試。《不怕不怕》....來一段...吃完了,第二天就進藏川線高原!哇塞,給自己點贊!
為了小龍坎去的成都,所以,就算要排隊,還是要去,去的比較早,排了約半個小時就輪到了我們,小龍坎火鍋裝修古色古香,服務熱情,點的微微辣,可以接受,很香,價格適中,怪不得好多人要去吃,霸王牛肉不喜歡,這家店是24小時營業的,等我們吃好出來,還是無數人排隊。
國慶中秋雙節終於結束了,我也響應號召錯峰出遊。下午的火車中午就去吃火鍋。小龍坎老火鍋從十餘張火鍋桌起步,發展到如今旗下擁有成都十家直營店,及分佈在全國及省內眾多地、市、州共二百多家加盟合作商。不過好不好吃真的得撞大運。一個月內去了四家小龍坎,味道有好有撇。最離譜的有家“小龍坎”居然二到在鍋底加冰糖。今天去的這家新店還不錯,首先贊的就是服務啦,從進門到扶牆而出一直都是笑臉迎送,服務細緻周到,使人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好心情才會有好胃口。整個用餐過程除了玫瑰元子催了好幾次外沒毛病,再說鍋底麻辣味剛剛好,菜品新鮮有特色。有機會還會再去嘗嘗其它菜品
第一站就選擇了當地的美食_火鍋,排隊排了一個多小時,不過後來吃了還算滿意,關鍵是菜品還比較新鮮,推薦鵝腸跟毛肚,味道比較好的!
來成都一定不能錯過小龍坎,看着很辣的樣子,實際還好,我不是特別能吃辣的,但是這個味道是可以接受的,這裏的特色是它的油碟小料,很好吃,還有紅糖糍粑,通通都很好吃,回家后,還特意在小龍坎的微信官網定了一份料,在家吃,真的很不錯,通長需要早去,一般都是需要等位的,晚上飯點人會更多,所以我選擇中午去的,也要排號,等了很久才吃上,雖然時間有些長,但還是值得等一等的,不虛此行!
小龍坎老火鍋(概念店)——位於成都春熙路,是這裏人氣最旺的火鍋店,共有七家分店。店內裝飾古樸絢麗,八仙桌、長板凳、華麗的燈籠無不體現着年代感與中國風。店外更是另一番景象,排隊排成長龍,隊伍從白天排到夜晚,蔚為壯觀,是這一街的景觀。他家的主打菜有:小龍坎毛肚,極品鵝腸,紅糖糍粑,極品毛肚,極品耗兒魚,生扣鵝腸等等,都是四川鍋里不可少的食材,調料是特製的,有獨家秘方,麻辣鮮香,難怪耗數小時也要等到這一口。這說明啥呢?一:成都人民真是愛美食,二:成都人民是真的慢節奏。
去成都自助游,在查攻略時偶然發現了這家美食林網紅店。還有看了評論提前網上預定,不然到現場排隊真的不知要等多久。這次試了鴛鴦鍋,哈哈,變態辣果然名不虛傳,廣州人表示受不了……,呵呵。
沒來這裏就聽說這個火鍋超級火爆。一定要早點排隊,這次住的酒店挨着這個店,天時地利人和啊。10:30開始排隊進去,一定要人來齊了才可以進,我們早早就去了,10點就開始有人在等着了。可以先拿菜單看看想點的,因為開餐后大概10:50才可以上菜。味道就不用說了,超級好吃。小吃里的紅糖糍耙和小酥肉必點。其他的玫瑰圓子、極品毛肚、兔腰、青筍、鴨腸、鮮鴨血。都超級棒。
來成都的第一頓火鍋,也是聽路上司機介紹的。原本想在旮旯里找找未被發掘的美食,可肚子實在不饒人,沒辦法查了一下網評小龍坎全是一家不錯的火鍋店便慕名而來,一路上司機(本地人)說不是每家小龍坎都很正宗,肚量有限不能每家都試,算了就聽你的吧!這家是概念店,一進門就概念了,老闆心機的放了一片等候椅!沒準人家就是火也說不定(且聽后話),進屋已經下午2點了,裏面還有7-8桌的樣子(一層每屋也就12.3桌吧,目測的),服務員都很熱情告訴你她叫啥子,反正叫她們龍娃就沒錯了,龍娃給我們介紹了特色,也就是我們點的這些菜品了,我比較愛吃手切肉片所以點了個水晶牛肉,看着就厚實,涮起來果真不賴,老嫩了建議試試!其次是她們老闆創新的極品鮮鵝腸(就是拿個冰球子里放鵝腸)不過有龍娃給你涮,朋友不愛吃,所以全是我的了,哈哈一個字就是香脆,吃美食嘛就要有個牛逼的胃!毛肚嫩,豬腦香,我介紹再多你不試試也不知道,不如我少說點你多吃點,呵呵!寫這麼多不給置頂精品不虧死了
成都小龍坎火鍋(春熙路店) 抵達成都已是晚上九點,在銀石廣場附近安頓好住所基本十點多了,很巧,這邊有兩家小龍坎。 概念店那一家排隊太厲害,取號得知還要等100多桌,果斷調頭。往東走200米就是春熙路店,大概要等30多桌,大概排隊40分鐘。 店門口為等座的食客提供了很多折凳,還有香酥豆花生米這些小吃,這種等位方式還算不錯。 入店之後感覺很熱鬧,香氣裊裊,用餐環境很棒。男服務生叫“龍弟”,女生自然叫“龍妹兒”。 點菜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便宜!!!三個感嘆號足以說明一切。撒開膀子點了一桌,最後蔬菜都沒吃完,但是葷菜全部消滅光了。 先講講鍋底,番茄鴛鴦鍋,辣鍋是香辣味,不是很麻辣,這很合胃口。而且吃到最後嘴裏不發苦,屬於比較好的辣鍋。 整餐下來最讓我意猶未盡的居然是肥腸節子,我們那兒從來沒吃到過。大口咬下去,外面是嫩嫩的,裏面是滑滑的。肥腸處理的很乾凈,裏面的油是奶白色的,只有香味,沒有腥味。只點了兩個,全部吃光了,現在回想,真後悔沒多吃幾個!絕對是肥腸愛好者的心頭愛! 羊肉和肥牛都是瞬間消滅的,肉質都不錯,起沫少,出鍋不散。 極品鮮毛肚和小龍坎毛肚也不懂區分,因為沒有報菜名,反正口感都是脆脆的。不過在服務上這一點是有欠缺的,報菜名環節必不可少。 兔腰也是第一次嘗試,燙熟之後有微微的腥,口感一般,不是很嫩。一盤居然有二十個,吃了一半再也吃不下了。 如果在一品蝦餃和蝦滑之中二選一,我肯定選一品蝦餃,肉質緊實,蝦肉微甜。蝦滑裏面麵粉較多,肉質不算緊實,和家鄉的蝦滑不能比。 腦花一般都是最後下鍋的,處理的乾淨,口感綿軟,放在辣鍋里煮能夠去腥,但辣勁很足。 豬黃喉最後好像沒吃完,對於這邊的豬黃喉,涮燙的時間把握不好,很容易老,而且黃喉是不吸收味道的,如同嚼橡皮。 總體用餐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聽說家鄉也剛開了一家,也是天天排隊,下次再去吃心心念念的肥腸節子。
第一次去成都,第一次嘗久仰大名的成都火鍋!太爽了,讓人難忘這個香辣的味道!我們3個人看着點評胡亂點了一通,必點的毛肚,黃喉,肥牛片,窩筍片,鴨血,食材是很新鮮的,關鍵吃法是它的干碟,油碟,個人感覺可以兩種調料都嘗嘗,油碟拌着完全不油,也不辣,很香,怕吃辣的寶寶們可以試試。《不怕不怕》....來一段...吃完了,第二天就進藏川線高原!哇塞,給自己點贊!
為了小龍坎去的成都,所以,就算要排隊,還是要去,去的比較早,排了約半個小時就輪到了我們,小龍坎火鍋裝修古色古香,服務熱情,點的微微辣,可以接受,很香,價格適中,怪不得好多人要去吃,霸王牛肉不喜歡,這家店是24小時營業的,等我們吃好出來,還是無數人排隊。
國慶中秋雙節終於結束了,我也響應號召錯峰出遊。下午的火車中午就去吃火鍋。小龍坎老火鍋從十餘張火鍋桌起步,發展到如今旗下擁有成都十家直營店,及分佈在全國及省內眾多地、市、州共二百多家加盟合作商。不過好不好吃真的得撞大運。一個月內去了四家小龍坎,味道有好有撇。最離譜的有家“小龍坎”居然二到在鍋底加冰糖。今天去的這家新店還不錯,首先贊的就是服務啦,從進門到扶牆而出一直都是笑臉迎送,服務細緻周到,使人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好心情才會有好胃口。整個用餐過程除了玫瑰元子催了好幾次外沒毛病,再說鍋底麻辣味剛剛好,菜品新鮮有特色。有機會還會再去嘗嘗其它菜品
第一站就選擇了當地的美食_火鍋,排隊排了一個多小時,不過後來吃了還算滿意,關鍵是菜品還比較新鮮,推薦鵝腸跟毛肚,味道比較好的!
來成都一定不能錯過小龍坎,看着很辣的樣子,實際還好,我不是特別能吃辣的,但是這個味道是可以接受的,這裏的特色是它的油碟小料,很好吃,還有紅糖糍粑,通通都很好吃,回家后,還特意在小龍坎的微信官網定了一份料,在家吃,真的很不錯,通長需要早去,一般都是需要等位的,晚上飯點人會更多,所以我選擇中午去的,也要排號,等了很久才吃上,雖然時間有些長,但還是值得等一等的,不虛此行!
小龍坎老火鍋(概念店)——位於成都春熙路,是這裏人氣最旺的火鍋店,共有七家分店。店內裝飾古樸絢麗,八仙桌、長板凳、華麗的燈籠無不體現着年代感與中國風。店外更是另一番景象,排隊排成長龍,隊伍從白天排到夜晚,蔚為壯觀,是這一街的景觀。他家的主打菜有:小龍坎毛肚,極品鵝腸,紅糖糍粑,極品毛肚,極品耗兒魚,生扣鵝腸等等,都是四川鍋里不可少的食材,調料是特製的,有獨家秘方,麻辣鮮香,難怪耗數小時也要等到這一口。這說明啥呢?一:成都人民真是愛美食,二:成都人民是真的慢節奏。
去成都自助游,在查攻略時偶然發現了這家美食林網紅店。還有看了評論提前網上預定,不然到現場排隊真的不知要等多久。這次試了鴛鴦鍋,哈哈,變態辣果然名不虛傳,廣州人表示受不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