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勒古羅馬競技場建立於公元1世紀末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是一坐可容納2萬人的巨型競技場,也是阿爾勒的標誌性建築。
競技場在中世紀時曾經被改造為要塞,19世紀時重新建為競技場,現在從春季的複活節到9月為臨時鬥牛場,也被當作歌劇院、戶外戲劇的劇場。整個競技場呈橢圓型,長直徑達136米,短直徑107米,高21米,呈三層結構,四周被60扇拱門環繞。這裡雖然是羅馬時代的建築,但從柱子、裝飾、石雕等處處可見到希臘古典建築的風格。登上入口上方的高塔,可觀賞阿爾勒古城、羅訥河及周圍群山的景緻。
目前的阿爾勒競技場以鬥牛著稱,而且至今還在使用,是如今法國為數不多的能看到鬥牛的地方之一,這對於鬥牛迷非常具有吸引力,經常是一票難求。除了鬥牛外,夏季也有戲劇和音樂會在此舉辦。
阿爾勒的古羅馬競技場是,這裏最重要的名勝古迹,歷經兩千年的風雨仍依然不倒,至今仍在使用中,每年的阿爾勒鬥牛便在這裏舉行。站在場內登高可俯瞰阿爾勒全貌,很美也很滄桑。
Arles是普羅旺斯里的一座小城。梵高在這裏創作出很多幅名作。這裏的這個建於一世紀的古羅馬競技場保留着許多古羅馬遺迹,四處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感。
會和你說10點開始 沒有聽懂團隊到的早就九歐元一個人進去啦!裏面爬到最高點 拍拍拍總算到法國可以不背着雙肩包凹造型了裏面沒有人 包放心的放地上拍拍拍哈哈哈時雨時晴還是陽光燦爛拍出來效果好等到團隊集合正正好好走人
阿爾勒競技場的規模雖然比不上羅馬斗獸場,但保存的更完好,至今仍然發揮着當初的作用,就像意大利的維羅納競技場那樣,每逢夏季會演出音樂劇。這座劇場建於公元前10年,可容納兩萬多名觀眾,在當時來講是很宏偉的建築了。過去進行的是血腥的徒手格鬥,在中世紀的時候曾作為堡壘和住所。在1852年的時候拆除了這些“違章建築”,恢復其競技場的本來面目。
阿爾勒古羅馬競技場是公元80年建成,這個建設時間,比尼姆競技場略早些,但是,內部階梯的保存沒有尼姆競技場的完好。1930——1940年政府曾經進行過修復,但是修復質量不高,效果不佳。2004——2012年,十年間進行再次修復,外牆全面進行清洗修復,但內部還未清洗修復。。阿爾勒羅馬競技場建在坡地上。當時工程量極大。修復后每年會舉辦鬥牛節,也有馬術表演。
阿爾勒古羅馬競技場,美麗的阿爾勒,有陽光,有鮮花,隨處可見的咖啡館和無數條石板路小巷子,加上兩旁有歷史的房子,還有古羅馬競技場,参觀了阿爾勒競技場,和古羅馬斗獸場十分相似。古羅馬時期留下來的競技場與羅馬的相比要更小巧和精緻,古羅馬競技場還是很壯觀,慢生活的小城阿爾勒足夠讓整個身心都靜下來。
艷陽高照下的“小羅馬”-阿爾勒,古羅馬時期留下來的競技場與羅馬的相比要更小巧和精緻。這的古羅馬競技場比意大利羅馬斗獸場還要早一百多年。古羅馬競技場還是很壯觀,慢生活的小城阿爾勒足夠讓整個身心都靜下來
阿爾勒最大的羅馬遺迹,是半圓形的劇場和橢圓形的競技場。巨大的競技場曾經是角鬥士戰鬥的地方,現在則會舉辦鬥牛等活動;而劇場直到現在還可以用作電影放映和戲劇演出等
非常壯觀的競技場,走過一個拐彎出,進入眼帘,很是震撼。需要4歐才能進入,我們就沒有進去了。外面兜了半圈。競技場裏面還在使用中,舉辦各類演出,據說還有鬥牛。台階上競技場門口不遠,豎著一塊牌子,這裏曾是梵高畫過的,畫面上人潮洶湧,可見當時這裏來看演出的盛曠。
公元46年,凱撒大帝硃筆一揮,替帝國退役士兵,欽點阿爾勒城,為其容身之地。聖上金口,玉成阿爾勒高盧人的小羅馬之美譽,阿爾勒城中,羅馬遺迹,比比皆是;羅馬流韻,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