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8景點
大慈恩寺
4.3/518條評價
距離<100m
玄奘紀念館(西安店)
4.7/515條評價
距離<100m
玄奘三藏院
4.6/535條評價
距離<100m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古印度摩揭陀國曾有衆僧掩埋墜雁並建靈塔的事,雁塔之名或即源於此。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爲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創建慈恩寺。唐永徽三年(652),爲供奉玄奘法師由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而建造的一座五層磚塔。初爲仿西域建築形式的磚土型5層方塔,其後塔漸頹毀。唐顯慶元年(656),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爲“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武則天長安年間(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后經兵火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經金元交替的戰火,寺院廢毀殆盡,僅存此塔。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留傳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據《大唐西域記》所記印度佛教傳說故事而名雁塔。稱大雁塔則是爲與后建的薦福寺小雁塔相區別。大雁塔是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紀念建築物,具有重要歷史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古印度摩揭陀國曾有衆僧掩埋墜雁並建靈塔的事,雁塔之名或即源於此。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爲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創建慈恩寺。唐永徽三年(652),爲供奉玄奘法師由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而建造的一座五層磚塔。初爲仿西域建築形式的磚土型5層方塔,其後塔漸頹毀。唐顯慶元年(656),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爲“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武則天長安年間(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后經兵火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經金元交替的戰火,寺院廢毀殆盡,僅存此塔。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留傳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據《大唐西域記》所記印度佛教傳說故事而名雁塔。稱大雁塔則是爲與后建的薦福寺小雁塔相區別。大雁塔是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紀念建築物,具有重要歷史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著名的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師親自主持修建。而後經歷代改建、修繕,逐漸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漸演變成具有中原建築特點的磚仿木結構,成爲可登臨的樓閣式塔。這一過程生動地體現了古印度佛教建築藝術傳入中國並逐漸的中國化的過程。
大雁塔位於西安古城的外的東南,這裏原先處於唐朝城牆內,觀看大雁塔,在白天和晚上呈現不同的景色,在寂靜的黑夜,燈光照耀下的大雁塔格外漂亮👍
大雁塔是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標誌之一。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進一步佐證了大雁塔與絲綢之路佛教傳播的歷史。大雁塔內收藏的貝恭弘=叶 恭弘經也是彌足珍貴的佛教文物。
大雁塔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在西安有一個大雁塔的網紅打卡地,這就是西安大悅城的屋頂領隊。夜晚華燈初上,大雁塔被燈光一照,顯得更加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