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盡頭是霍頓平原國家公園最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世界盡頭是一處880米深的懸崖,被稱為“世界盡頭”(World's End),景色十分壯觀。從遠處放眼望去,晨光與霧氣融合在一起的景色令人震撼,天氣晴好的清晨可以眺望到南部的海濱。在去往世界盡頭的路上有著迷人風景,讓人為之震撼忘記旅途的疲憊。
霍頓徒步路線簡介
霍頓徒步是一個環線,全程不走回頭路,總長大概在9.5公裡左右,走完全程的話大約需要3-4小時。每年最晴朗的季節是每年的1月到3月,而4月到9月的雨季並不適宜徒步,除了多雨寒冷外,霍頓平原經常被大霧包圍。徒步路線分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
#順逆時針路線#
順時針是先到小世界的盡頭,再到世界盡頭,最後抵達貝克瀑布。逆時針則反之。進入景區以後直走,遇一分岔路。路口有一塊綠色的大石指路,右轉為逆時針,左轉為順時針。
#推薦的走法#
並不推薦逆時針徒步,真正的走法應該是順時針。理由是,順時針的那條路比逆時針到達世界盡頭要近很多,並且會先經過小世界盡頭,再到達大世界盡頭。左手那條路,兩邊都是樹林,右手那條路,兩邊都是平原風景。早上天不是太亮的時候,從左手走,先到達世界盡頭,觀景。之後不匆不忙的從右手邊那條路出,可以慢慢的拍照,並且欣賞風景。如果逆時針走,一路拍照會耽誤很多時間,再往世界盡頭走,就會很趕,這樣既耽誤欣賞沿路的風景,又耽誤看世界盡頭的風景。
斯裡蘭卡全國有九個之多的國家公園,其中米內日亞國家公園雖屬面積較小的一個,但公園位於Sigiriya和Polonnaruwa之間,擁有森林、湖泊和野生動物佔地也約有九十平方公裡。
園內景觀
瑪哈辛國王在三世紀修建的巨大蓄水湖,面積是該國數一數二的。蓄水湖區在旱季時露出青草,包括來自馬塔拉、波隆納魯瓦和亭可馬利等地區的象群,也會在這時來到綠草茵茵的湖畔尋找水源和嫩草,有時會多達2-300頭。所以米內日亞國家公園是該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大象棲息地。成群的鳥兒,比如小鸕鶿、彩繪鸛、蒼鷺和大大鵜鶘也會到這淺淺的水邊捕魚。這裡有兩百多頭大象,這些大象會在一個叫作“集合點”的地方進食洗澡。然而,一年中的其他季節也有可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大象。為了保護公園內生態及蓄水池的水質,當地政府在1938年已劃之為野生動物庇護區,1997年8月12日正式成為國家公園。
遊覽時間
旱季是公園的最佳參觀時間,因為這個時候水庫已經乾枯,暴露出的青草和嫩枝可以吸引動物前來覓食。而
8月到9月,亞洲最壯觀的以此野生動物集合活動
就出現在米內日亞國家公園。在“集合點”有兩百多頭大象會在這裡聚集梳個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