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黃色建築建於法國殖民時期,風格上融匯了越南和法國的特色。進入要收門票,大概是每人3萬盾吧。注意,周一休息不開放!我們倆才沒那個藝術造詣呢。此行我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盡情凹造型拍照樓梯和窗戶的搭配簡直不能更贊。這裏的另一大好處是來的遊客相對於其他著名景點實在是少之又少,大大增加了凹造型的方便程度。所以之後看到的所有照片里的空曠感都是真實的哈,並不是像大叻火車站一樣的人山人海硬是拍出了空無一人之感。美術館最大的小問題就是它沒空調也許是這個原因,影響了我靜心研究藝術作品吧,咳咳。玻璃窗花,相當的喜歡。讓我想起三年前去歐洲看的各種大教堂,每一座我都有在認真欣賞。美術館里好多好多百恭弘=叶 恭弘門窗,比我攝影技術好的小夥伴們可以去好好凹下造型拍拍大片。這幅是整個美術館里少有的色彩明艷又能看懂內容的作品感覺館里的作品大多數氣氛挺沉重的。環形建築當中有片小空地,我們去的時候居然空無一人,可見美術館里的遊客是真心少。走馬觀花兜了一圈,剛準備離開,發現原來明黃色的房子旁邊還有另一棟,那也是美術館的範疇。相比起前一棟,這裏的窗戶更好凹造型哪。不過來這裏的遊客是更加少了,估計有的都不知道這一棟也能進這裡有個漂亮的旋轉樓梯。確實,這棟展館里的作品好像和當年越戰有關?反正都挺壓抑的,不好看……後來我一個人走到頂樓去看看,頂樓的東西很……奇……特……在這裏我不透露了,有興趣的自己上去哈。
更多
明黃色建築建於法國殖民時期,風格上融匯了越南和法國的特色。進入要收門票,大概是每人3萬盾吧。注意,周一休息不開放!我們倆才沒那個藝術造詣呢。此行我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盡情凹造型拍照樓梯和窗戶的搭配簡直不能更贊。這裏的另一大好處是來的遊客相對於其他著名景點實在是少之又少,大大增加了凹造型的方便程度。所以之後看到的所有照片里的空曠感都是真實的哈,並不是像大叻火車站一樣的人山人海硬是拍出了空無一人之感。美術館最大的小問題就是它沒空調也許是這個原因,影響了我靜心研究藝術作品吧,咳咳。玻璃窗花,相當的喜歡。讓我想起三年前去歐洲看的各種大教堂,每一座我都有在認真欣賞。美術館里好多好多百恭弘=叶 恭弘門窗,比我攝影技術好的小夥伴們可以去好好凹下造型拍拍大片。這幅是整個美術館里少有的色彩明艷又能看懂內容的作品感覺館里的作品大多數氣氛挺沉重的。環形建築當中有片小空地,我們去的時候居然空無一人,可見美術館里的遊客是真心少。走馬觀花兜了一圈,剛準備離開,發現原來明黃色的房子旁邊還有另一棟,那也是美術館的範疇。相比起前一棟,這裏的窗戶更好凹造型哪。不過來這裏的遊客是更加少了,估計有的都不知道這一棟也能進這裡有個漂亮的旋轉樓梯。確實,這棟展館里的作品好像和當年越戰有關?反正都挺壓抑的,不好看……後來我一個人走到頂樓去看看,頂樓的東西很……奇……特……在這裏我不透露了,有興趣的自己上去哈。
胡志明美術館是一幢明黃色的建築,美術館為三層,由越南和法國的設計師共同設計完成,所以風格上兼具了越南和法國的特點。如果研究不懂館藏的美術作品,看看建築也賞心悅目。
今天大斷腿行程就是來胡志明市立美術館,逛了將近2.5-3小時,主館是Morden Art,但是坦白說可能正在硬體重新整修,整個参觀體驗跟動線都沒有很好,很期待整修后再來参觀,二館是當代藝術,果然讓我有驚艷的作品,藝術家本人與妻小也在現場,許多我覺得優秀的作品都已經售出!三館是古器物雕塑館,三個館的內部用色其實都非常的雅緻。
胡志明美術館真的是在胡志明市最大的發現,外表不起眼的建築中,內涵真是爆棚。不僅僅這棟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那座手工電梯就是最好的代表,而且整個美術館的展品都讓人眼前一亮,具有現代感的藝術品,也有濃厚的越南特色。還有美術館的各個角落,隨手一拍就是攝影作品,好多本地人在那裡凹造型。
我們是徒步走去美術館的,走的有點久,走了大概半個鐘,所以大家如果從紅教堂過去記得打的士。美術館是粉黃色,我們選擇去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四個有多麼的文藝而是那天是在太熱了,我們想要找個涼快的地方。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