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評價贏取獎品Trip Moments附近推薦更多建議
4.7/5完美
全部(93)
最新
好評(55)
負評(2)
附圖(69)
Trip Moments
還記得去年冬天來到呼倫貝爾,唯一的遺憾便是看到路邊無線的風光卻不能停留片刻,只能坐在車上看著那一幕幕向後掠去······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來到呼倫貝爾選擇包車的原因,在敖魯古雅前往莫爾道嘎的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黃,便叫師傅停下車讓我們拍照,最美的風光在路上······車輛行駛至莫爾道嘎,道路兩旁高聳的林海,目光所及,除了前方的道路便是層林盡染的樹木。莫爾道嘎原本是大興安嶺的一個林場,禁伐之後,升級改造成國家森林公園。原來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留了下來,繼續在這裡栽樹,維護著45萬公頃的原始森林。
Sky
霧凇俗稱樹掛,是低溫時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
Air_Belle從根河到莫爾道嘎沿著公路兩旁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森林,這一長段公路是全程最美的森林公路,據說秋天變成金色的時候更加驚艷。不過大興安嶺在當年被火燒掉後,現在的森林都不是原始森林了,都是後來重新種植的,但依舊震撼。大興安嶺這個季節處於森林防火期,我們一路上車子都在被查防火證。
YIYI NOTES鄂溫克族(俄語:Эвенки,舊稱通古斯或索倫)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內蒙古和黑龍江兩省區,蒙古國也有少量分佈。在俄國被稱為埃文基人。
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民族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撮羅子的選址,是在地勢較高、陽光能照射到而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處。其蓋造方法,是用三五根約碗口粗細上有枝杈的木桿,相互交合搭成上聚下開的骨架,然後再用30根左右木桿搭在骨架之間捆綁固定,在南面(或東面)留出門,即基本成型。木桿搭起的只是“屋架”,外面還要覆蓋才能遮風擋雨。按照季節的不同,分別用樺樹皮、草簾子和犴、狍等獸皮,做成自上而下一層壓一層的圍子,綁在木桿上,門簾則夏用草或樹條編,冬用狍皮做成。
sheep
南有西雙版納北有【景色】莫爾道嘎
莫爾道嘎鄂溫克語為“碧水”之意,鄂倫春語為“白樺林生長的地方”“馴鹿出沒的地方”,蒙古語為“上馬出征”之意。莫爾道嘎是個位於大興安嶺林區的小鎮。夏季來此,藍天白雲下,滿眼鬱郁蔥蔥,額爾古納河蜿蜒流過,景色之盛,令人驚嘆不已!不愧享有“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的美譽!
春天,映山紅開的時候美不勝收,夏天綠色普遍山野,各色野果滿地。秋天秋風落恭弘=叶 恭弘知秋,冬天銀裝素裹景色宜人。
到達莫爾道嘎森林公園是下午2點半,這時天氣依然沒有好轉,門票不會隨着天氣而降價,160元如此給力,讓我們開始猶豫其實我們倒有點想進去,但一來天氣不好,二是我們對這種收費景點確實有抵觸情緒,我們來自由行,結果還要在這種鬼天氣趕路就不爽了,想想如果跟團來的話,肯定是要進去了,所以我們還是果斷放棄。小軍說一會帶我們去個免費的公園看,風景也不會差的。先把行李放到酒店,莫爾道嘎是一個由林業局為主的小鎮,其實在大興安嶺(這邊已經算是進入大興安嶺了)這邊,大部分的鎮都是以林業局為主,住宿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但小鎮沒有集中供暖,這個伊舒洋酒店自己有暖氣,所以推薦這家好了,房間、熱水各方面都令人滿意,很多旅遊團隊也選擇這家。放下行李立即就讓小軍帶我們到這個免費的公園---龍山公園來玩,這個就在鎮邊上,很容易找到。經過半天的大雪,地上都已經積滿了白雪,好像冬天真的來了,高興呀。然後在莫爾道嘎林業局有個小廣場,這裡有一片象聖誕樹,鋪上白雪后就更象了。
莫爾道嘎,大興安嶺深處的一個小鎮,因林業而生,又因旅游業而知名。因為超高的森林覆蓋率,而被稱為: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因為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被稱為:冬去海南三亞,夏來莫爾道嘎。去莫爾道嘎,兩種方式。一是火車,車次很少,速度很慢,但是可以慢慢悠悠地在森林裡邊咣當,把原始森林看個夠;二是自駕前往,雖然更自由一些,但是旅遊旺季的時候,有堵車的風險,因為只有兩排道,遇到不講究的,把車停道邊拍照啥的,很容易就堵死了。除此以外,沒啥缺點,風險絕美,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