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一個小時車來到目的地,東串西走終於在鬧集里找到了門店。個人感覺雞湯感覺很香甜,其他的瓦板燒感覺也不錯。就是臭豆腐吃不習慣,環境優雅異古鎮風情,因為自己一個人旅行 點的少。沒能入肚的只能等到下次來嘗嘗鮮了
周到的服務,舒適的環境,最主要的就是人均消費還很適中。是朋友聚餐,家庭聚會的好地方!老闆熱情周到,非常好客,離這裏比較近的還是可以去嘗嘗的,雖然飯店比較小,3或4個朋友也可以去小聚一下的。最大的特色就是菜價便宜,合適學生或者工薪階級朋友們聚聚。店面經過精心的裝修,給人的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衛生什麼的都是很乾凈的,服務也是不錯的,服務員是笑臉迎人!沒吃飯先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胃口當然也就好了!品種挺豐富的,價格也不貴。肯定是胃口大開拉。一顆印(東風西路店) 第一次去雲南出差時,朋友帶我去吃的,他是地道的昆明人,但是這個地方太隱蔽開車繞了好久才找到,他說以前都是跟着朋友走路過去,只知道在附近卻不記得怎麼開車進去,最後還是先停了車,然後走路過去才找到的,哈哈。環境真的是古色古香,是當年的老房子改造的,之所以叫“一顆印”是因為房子從上面往下看是方方正正的印的形狀。門口掛着大紅燈籠,裏面的桌椅都是古色古香的。瓦片烤肉真的是在瓦片上烤出來然後端上桌的,朋友還特意為我點了小鍋米線。味道很不錯。
非常有特色的一家店。一顆印的意思是指由正房、耳房(廂房)和入口門牆圍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觀,俗稱“一顆印”,正是雲南地區建築風格。這家店在一個花鳥市場裏面,汽車開不進來,打滴滴到附近還走了一段路。這裏環境還行,挺別緻的一個院子,我們坐在外面,享受陽光。汽鍋雞有三七、松茸等,我們點了個小鍋菌菇,味道不錯,就是有點咸。蒸南瓜有點淡淡的甜味,孩子喜歡吃,炒餌塊,餌塊是米做的,有韌勁,油了一點,四棱菜第一次吃,說是本地野菜,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總體滿意,給4.5分。
因為是老建築改造的場所,所以地方特色,汽鍋雞,第一口入口鮮,值得嘗試,但是鍋內全是雞脖子,瓦片丑豆腐,第一吃,口感與之前吃的臭豆腐有很大區別,皮不脆內不嫩,蘸料無特色,折耳根鯽魚味道不錯,鯽魚本身的鮮嫩融入折耳根的味道,中和得非常好,但是魚鰓和魚肚都沒有弄乾凈。
'鮮花餅,嚼之酥脆,鮮花香濃,口感香脆,汽鍋雞,雞肉很嫩,原汁原味,味濃鮮美,摩登粑粑,又軟又糯,好吃,份量足,服務態度好
坐了一個小時車來到目的地,東串西走終於在鬧集里找到了門店。個人感覺雞湯感覺很香甜,其他的瓦板燒感覺也不錯。就是臭豆腐吃不習慣,環境優雅異古鎮風情,因為自己一個人旅行 點的少。沒能入肚的只能等到下次來嘗嘗鮮了
周到的服務,舒適的環境,最主要的就是人均消費還很適中。是朋友聚餐,家庭聚會的好地方!老闆熱情周到,非常好客,離這裏比較近的還是可以去嘗嘗的,雖然飯店比較小,3或4個朋友也可以去小聚一下的。最大的特色就是菜價便宜,合適學生或者工薪階級朋友們聚聚。店面經過精心的裝修,給人的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衛生什麼的都是很乾凈的,服務也是不錯的,服務員是笑臉迎人!沒吃飯先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胃口當然也就好了!品種挺豐富的,價格也不貴。肯定是胃口大開拉。一顆印(東風西路店) 第一次去雲南出差時,朋友帶我去吃的,他是地道的昆明人,但是這個地方太隱蔽開車繞了好久才找到,他說以前都是跟着朋友走路過去,只知道在附近卻不記得怎麼開車進去,最後還是先停了車,然後走路過去才找到的,哈哈。環境真的是古色古香,是當年的老房子改造的,之所以叫“一顆印”是因為房子從上面往下看是方方正正的印的形狀。門口掛着大紅燈籠,裏面的桌椅都是古色古香的。瓦片烤肉真的是在瓦片上烤出來然後端上桌的,朋友還特意為我點了小鍋米線。味道很不錯。
非常有特色的一家店。一顆印的意思是指由正房、耳房(廂房)和入口門牆圍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觀,俗稱“一顆印”,正是雲南地區建築風格。這家店在一個花鳥市場裏面,汽車開不進來,打滴滴到附近還走了一段路。這裏環境還行,挺別緻的一個院子,我們坐在外面,享受陽光。汽鍋雞有三七、松茸等,我們點了個小鍋菌菇,味道不錯,就是有點咸。蒸南瓜有點淡淡的甜味,孩子喜歡吃,炒餌塊,餌塊是米做的,有韌勁,油了一點,四棱菜第一次吃,說是本地野菜,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總體滿意,給4.5分。
因為是老建築改造的場所,所以地方特色,汽鍋雞,第一口入口鮮,值得嘗試,但是鍋內全是雞脖子,瓦片丑豆腐,第一吃,口感與之前吃的臭豆腐有很大區別,皮不脆內不嫩,蘸料無特色,折耳根鯽魚味道不錯,鯽魚本身的鮮嫩融入折耳根的味道,中和得非常好,但是魚鰓和魚肚都沒有弄乾凈。
'鮮花餅,嚼之酥脆,鮮花香濃,口感香脆,汽鍋雞,雞肉很嫩,原汁原味,味濃鮮美,摩登粑粑,又軟又糯,好吃,份量足,服務態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