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評價贏取獎品Trip Moments附加資料附近推薦更多建議
4.5/5完美
全部(371)
最新
好評(324)
負評(2)
附圖(218)
Trip Moments
米拉山口像一個馬鞍架在318國道上,318也像一條長龍盤踞在川藏的山河之間。318嘛,情懷路,前文提過一寸山河一寸血,而今,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朝聖一般沿著318一路到達省城拉薩,朝聖者、自駕者、騎行者、揹包客重卡、越野、重機、山地、三輪、獨輪、山地靴、布鞋、草鞋、赤腳……每年都有無數人從崖邊跌落,永遠留在川藏的山河之間。
回到米拉山,遇到交通事故,霸道遭遇重卡,毫無懸念,小插曲之後,來到米拉山口,經幡,藍天,犛牛,遊人交織。米拉山在當地人心中是個神聖的山口,翻越米拉山,拉薩聖城便指日可待,因此經幡哈達被圍在山頭一條又一條,跨過318,綿延百餘米。犛牛雕像和米拉山石碑矗立,閱盡人間春色。
Sunningqt這次西藏行,從林芝開始。一路路過雪山,穿過叢林,經過村莊,征服各種地形,終於抵達一個高度: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站在山口,山風勁吹,藍天白雲下,五彩經幡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盪搖曳,連地接天,將藏民們虔誠的願望傳達上蒼神靈。在西藏壯美的山巒下,這裡更顯賽道之王的霸氣。遠處,雪山若隱若現,眼前,峰迴路轉。路在前方,西藏,久別重逢的牽掛。
Schoolmate_Beishi今年十月初去了林芝,工作之餘,抽了時間去拉薩,在汽車站乘當地小巴,凌晨出發,走川藏線318國道。小巴司機是個藏族小夥,他小聲放著音樂,一路在唱歌,仔細聽是在念經呢。昏睡一覺醒來,天光大亮,小巴經停米拉山口,這裡海拔5013米,是川藏線的最高點,彩色經幡和風馬旗在狂風中呼呼作響。難掩激動到處跑跳,回到車裡一陣陣頭疼。過了米拉山口,將一路下坡,奔赴拉薩了。 《蓮花》裡寫: “ 開往拉薩的中巴車走夜路。深夜11點,翻過海拔將近六千公尺的米拉山口。僅被一束車燈光照亮的漫漫山路,盤旋蜿蜒似沒有盡頭。” 是一次幸運的遇見,也是告別。 聯結拉薩和林芝的米拉山隧道已通車,從此,過往車輛將會走更高效安全的隧道,不再經停這裡,川藏線的最高點米拉山口將成為歷史。
I am Ann An
我們離開拉薩開始返程。拉薩就是如此讓人舍不得說再見,在大昭寺,當我看到那些帶着父母帶着孩子磕長頭的藏民時,當我們行走在路上,看到不辭千辛萬苦也要磕長頭前進時,那全家出動朝拜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感動着我,他們用步履和身體丈量着神山聖湖的周長,用虔誠與敬畏捍衛着信仰的神聖。再見了喜馬拉雅!再見了珠穆朗瑪!又過米拉山口了,這時的米拉山口銀裝素裹,張開了迎接四方來客的翅膀,把雪山聖潔的風光,全部展現於我們面前。
繼續前行,下午大約4點多鍾到達墨竹工卡縣,途經著名的米拉山口。米拉山口實際海拔為5013.25米,這裡是拉薩——林芝旅遊線上的一個休憩之地。米拉山口位於拉薩墨竹工卡縣與林芝工布江達縣界上。在山口處,矗立着一座標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在藍天白雲下,這座雕像是那樣顯眼,它是米拉山唯一的標誌性建築,它同時也成為米拉山的一個歷史見證。米拉山是雅魯藏布江谷地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米拉山以西地區氣候乾燥寒冷,以東地區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盛。這一特徵十分明顯。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掛着大片壯觀的風馬旗,地上遍布着拋灑的印有經文的隆達紙。
我們從拉薩去林芝,走的是318國道,所以,要翻越米拉山口。這裏海拔5013米,山口常年積雪。米拉山是拉薩河水系和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嶺,也是拉薩與林芝不同氣候地貌的自然分野。我們下車拍照,山風呼嘯,五彩的經幡在空中飄揚。路旁有簡陋的廁所,是收費的,每人次兩元。圖三是米拉山口西側不遠處的大隕石坑,我們特意下車拍照。
今天木有走隧道,我們特意拐上米拉山去溜達了一下,因為隧道通了以後米拉山口原來賣小玩意的牧民都失業了,那塊石頭和幾頭牛再也不會出現遊客搶位拍照而大大出手了。
米拉山口風有點大,海拔有點高,5013米,不過沒有高反,建議多穿點衣服,有點冷,趣味性強,風景優美,美景盡收眼底,感覺非常的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