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密院,位於拉薩城關幸福路以北,始建於1433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佔地面積約爲2100平方米(10.6廟)。下密院,藏語稱“舉麥扎倉”,主要建築包括經堂、佛殿、辯經場、印經房等,四壁遍繪壁畫,內容多爲格魯派故事,是下部地區弘傳密法之所,也就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內部限制拍照。
拉薩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拉薩市老城區。拉薩市市中心。十五世紀寺院文物遊覽區。下密院與小昭寺共稱“天上日月為一對,地上密院成一雙”。公元1433年,奉宗喀巴大師之命,弟子濟尊·喜繞僧格在拉薩正式成立密宗院,該院稱為下密院。
下密院也在八廓街附近,不注意就忽略了。旅行很多時候的發現就在不經意地一抬頭 一回首。看到下密院的牌子就進去看看了看,原來是黃教的最高學府,裏面禁止拍照,但是煙火繁盛,和其他藏傳佛教一樣,充滿了神秘感。
下密院位於拉薩北京東路上,在幸福路北面,東與木如寺(印經院)相連。佔地面積為2100平方米。下密院,藏語稱“舉麥扎倉”,是下部地區弘傳密法之所,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下密院主要建築包括經堂、佛殿、辯經場、印經房等。其中無論建築規模和藝術價值都以主殿為最。主殿設在密院中央,坐北朝南,高四層,有房屋七十餘間。當天参觀時碰巧是節日,很多家長帶着孩子一起來祈福,祈願學業有成。門票免費。
拉薩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拉薩市老城區。拉薩市市中心。十五世紀寺院文物遊覽區。下密院與小昭寺共稱“天上日月為一對,地上密院成一雙”。公元1433年,奉宗喀巴大師之命,弟子濟尊·喜繞僧格在拉薩正式成立密宗院,該院稱為下密院。上、下密宗院由噶丹寺四個扎倉組織成員。該寺僧人每年例行要到噶丹寺、盤波秀(達孜縣境內)堆龍其米龍(堆龍境內)等參加定期法會。其行政管理直接西藏地方政府譯倉機關,是政府直屬寺廟。
Maria_Small: 拉薩市城關區北京東路66號
Raelynn_Snider: 我推薦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小昭寺,藥王山
下密院,位於拉薩城關幸福路以北,始建於1433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佔地面積約爲2100平方米(10.6廟)。下密院,藏語稱“舉麥扎倉”,主要建築包括經堂、佛殿、辯經場、印經房等,四壁遍繪壁畫,內容多爲格魯派故事,是下部地區弘傳密法之所,也就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內部限制拍照。
拉薩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拉薩市老城區。拉薩市市中心。十五世紀寺院文物遊覽區。下密院與小昭寺共稱“天上日月為一對,地上密院成一雙”。公元1433年,奉宗喀巴大師之命,弟子濟尊·喜繞僧格在拉薩正式成立密宗院,該院稱為下密院。
下密院也在八廓街附近,不注意就忽略了。旅行很多時候的發現就在不經意地一抬頭 一回首。看到下密院的牌子就進去看看了看,原來是黃教的最高學府,裏面禁止拍照,但是煙火繁盛,和其他藏傳佛教一樣,充滿了神秘感。
下密院位於拉薩北京東路上,在幸福路北面,東與木如寺(印經院)相連。佔地面積為2100平方米。下密院,藏語稱“舉麥扎倉”,是下部地區弘傳密法之所,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下密院主要建築包括經堂、佛殿、辯經場、印經房等。其中無論建築規模和藝術價值都以主殿為最。主殿設在密院中央,坐北朝南,高四層,有房屋七十餘間。當天参觀時碰巧是節日,很多家長帶着孩子一起來祈福,祈願學業有成。門票免費。
拉薩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拉薩市老城區。拉薩市市中心。十五世紀寺院文物遊覽區。下密院與小昭寺共稱“天上日月為一對,地上密院成一雙”。公元1433年,奉宗喀巴大師之命,弟子濟尊·喜繞僧格在拉薩正式成立密宗院,該院稱為下密院。上、下密宗院由噶丹寺四個扎倉組織成員。該寺僧人每年例行要到噶丹寺、盤波秀(達孜縣境內)堆龍其米龍(堆龍境內)等參加定期法會。其行政管理直接西藏地方政府譯倉機關,是政府直屬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