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景點
城隍廟
4.8/55條評價
距離535m
北原玻璃棧道
距離2.08km
茶馬古市步行街
距離2.04km
位於臨夏市東北郊。庄毅公王竑(1413~1488年),字公度,號戇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戌邊,攜眷落籍臨夏市。為明朝憲宗年間的兵部尚書,明代即被譽為“世之偉人,國之重臣”、“千古人豪,百世衡鑒”。後人多以“王尚書”稱之。其為官清廉,剛直不阿,愛國愛民,力推改革,因懷才不遇,5次-后獲准辭官故里。 回河州后,朝廷多次請他出仕,均被婉言回絕,居家23年,經營田圃,教子讀書,填詞吟詩。王尚書詩作輯有《戇庵集》、《休庵集》等。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農曆十二月初三日,王尚書病故,葬於臨夏市東北郊。朝廷追贈為太子少保,立祠塑像,謚“壯毅”。至解放時尚殘存“尚書墓”,文革中被毀。現已重建,由半球型墓室、石翁仲、石馬、石虎、石羊和望柱等組成。
更多
位於臨夏市東北郊。庄毅公王竑(1413~1488年),字公度,號戇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戌邊,攜眷落籍臨夏市。為明朝憲宗年間的兵部尚書,明代即被譽為“世之偉人,國之重臣”、“千古人豪,百世衡鑒”。後人多以“王尚書”稱之。其為官清廉,剛直不阿,愛國愛民,力推改革,因懷才不遇,5次-后獲准辭官故里。 回河州后,朝廷多次請他出仕,均被婉言回絕,居家23年,經營田圃,教子讀書,填詞吟詩。王尚書詩作輯有《戇庵集》、《休庵集》等。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農曆十二月初三日,王尚書病故,葬於臨夏市東北郊。朝廷追贈為太子少保,立祠塑像,謚“壯毅”。至解放時尚殘存“尚書墓”,文革中被毀。現已重建,由半球型墓室、石翁仲、石馬、石虎、石羊和望柱等組成。
明代王竑的墓,河州人,曾官至兵部尚書,在土木堡之變中有功於朝廷。很小的墓地,在臨夏北垣山下,文革期間曾被迫壞,90年代重新修復。特意來就不必了,看看了解一下臨夏歷史
值得一游,學到很多知識!!!!!!!!!!!!!!
環境舒適,視野開闊,空氣很好!
這裏非常值得一去,可以了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