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凱旋門的尺度小,尺度更近人,所以浮雕和神像的細節更加突出,是非常漂亮的建築,這裡是盧浮宮西側的區域,從橘園來的必經之路。
更多小凱旋門又名卡魯索凱旋門,是巴黎的一座凱旋門,於1806年到1808年間,為了慶祝拿破崙在1805年的一系列戰爭而建造。作為杜樂麗花園的入口,小凱旋門目前變成了卡魯索廣場的主要標誌。
小凱旋門位於盧浮宮範圍內的卡魯索廣場(Place du Carrousel),此門雖小於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巴黎地標凱旋門,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小凱旋門高19米,寬23米,厚7米。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裝飾奢華。中央拱門高6米,兩側較小的拱門高4米,其外部有8根科林斯花崗岩圓柱,頂部是8位帝國士兵。
欣賞精美的浮雕
中央拱門門頂部是一組頗具特色的雕塑。四匹佩戴金色馬具的戰馬拉著戰車飛奔著,拿破崙頭戴金冠手持金橄欖枝英姿勃勃地站在車上,戰馬的兩側分別站立著和平女神和勝利女神。在其下方的四隻立柱上,站立著四名威武雄壯的武士,那可能是拿破崙的四大元帥。建門之時,那四匹戰馬是拿破崙征戰意大利,從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掠來安裝上去的。現在看到的是複製品,原件早已於1815年拿破崙兵敗退位後歸還給意大利了。
拱門上的玫瑰色大理石的淺浮雕表現了拿破崙的外交和軍事勝利,描繪《普雷斯堡和約》、拿破崙進入慕尼黑、拿破崙進入維也納、奧斯特利茨戰役、提爾西特條約和烏爾姆投降等場景。
遠眺小凱旋門
從盧浮宮門前遠遠眺望小凱旋門,你會看到拱門頂上金光閃閃,十分壯麗。這裡遊客不多,一般中國組團的遊客都會去參觀盧浮宮,而錯過了這個景點。如果時間富餘,可自己步行過來,在卡魯索廣場前與小凱旋門拍照合影即可。
此外,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順便遊覽一下杜樂麗花園和前面的協和廣場。
小凱旋門的尺度小,尺度更近人,所以浮雕和神像的細節更加突出,是非常漂亮的建築,這裡是盧浮宮西側的區域,從橘園來的必經之路。
這個不是特別的氣派,跟真正的比例差很多,工藝還可以
小凱旋門和大凱旋門,其實都一樣的好看!最好的人在下面發獃,和聽着介紹。很多介紹都是可以自己在找到資料的,就是需要點耐心!攜程對每一個地方也有很多介紹!
小凱旋門,卡魯塞爾凱旋門,又稱騎兵凱旋門,在盧浮宮和杜勒麗花園之間。小凱旋門是為慶勝拿破侖·波拿巴在一八零五的一系列戰爭而在一八零六至一八零八年間由皮埃爾·弗朗索瓦·封丹那和沙爾勒·拜爾西耶設計、建造。三個圓拱門在大理石圓柱之間,拱門上有浮雕、一輛馬車複製品和和平女神像。小凱旋門,面對盧浮宮廣場,近處有插着法蘭西旗幟的浮雕,在過去有貝律銘設計的金字塔型的玻璃建築。原來史上,在小凱旋門和作為盧浮宮入口的玻璃建築之間,還有杜勒麗宮,但因巴黎公社事件而拆毀。當然,貝律銘設計的玻璃建築也是後來建造的。歷史上的杜勒麗宮,正是路易十六因法國大革命搬出凡爾賽宮后回到巴黎的居處。當然路易十六其時已失政,當權和弄政的黨派如國家議會、革命委員會、元老會等在杜勒麗宮開會。先於一七九二年八月,因保王派和倒王派的戰爭,杜勒麗宮毀了一半。後於一八七一年五月,因巴黎人民公社之政爭,杜勒麗宮又毀了剩下的另一半。雖然杜勒麗宮沒了,杜勒麗花園依然存在,見證着歷史。小凱旋門觀后,在杜勒麗花園走走,看看塞納河,然後在咖啡館外喝上一杯,點上一支,其地歷史變遷之感漸漸淡去,而又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念。“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之“君”,既非路易十六,又非拿破侖,也不是曹操之流,而是遙遠的故土、多災多難的百姓。願百姓勝,小小凱旋。
位於盧浮宮博物館對面,也被稱為“卡爾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