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打卡熱點
協同慶票號,創立於鹹豐六年(1856年),歇業1913年,曆時58年。開業期間,協同慶票號分莊遍布全國,達33個,重點在西北、西南。現在看到的協同慶錢莊櫃房,是當年錢莊櫃檯的基本陳設。
協同慶票號現在是平遙規模最大的錢莊院落,前後共有五進院落,每個院落功能有別,如一院分攬櫃房、總帳房、埠際帳房,相當於現在的會計室,辦好手續到北攬櫃房取現銀相當於現在的出納室;三院分協理房、祭祀房、經理房,是管理人員辦公場所,四院是員工的生活區,當時無論總號,分號,上至掌柜,下至員工都要住在票號中。五院是金庫所在,有非常先進的防盜措施,其中地下窖洞(地下金庫)接近於現在的銀行金庫。票號現在開闢成中國錢莊博物館,博物館內保藏有當時流通過、發行過的上千種錢幣。
協同慶票號的院子下面有平遙最大的地下金庫,當年儲存著數量眾多的黃金白銀,還有平遙的鎮城之寶:一根樟木雕刻的神龍寶柱,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文物。這根龍柱,是建在整個“龜城”(平遙古城)的正中心。很多遊客都喜歡到地下金庫,摸摸這根神龍寶柱,沾沾財氣。地下金庫空氣比較渾濁,景點會限制進去的人數。進出通道較窄,遊玩時要多注意安全,呼吸道有疾病的遊客謹慎入內。
協同慶票號內還設有民俗賓館,賓館內有土坑窯洞,具有北方民俗風味。如果住宿在民俗賓館,遊客實行雙免費:即一可免費參觀錢莊(票號)博物館,二可免費參觀中國歷代錢幣展覽館。
中國鏢局博物館有10大展室,以詳實、豐富的實物資料,全面地講述了鏢局這一特殊行業的產生,經營管理以及組織運行的曆史史實,揭示了鏢局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對商品流通領域做出的特殊貢獻。
博物館內主要介紹中國鏢局發展史以及在明清時期中國有名的十大鏢局、十大鏢師和走鏢過程中的軼事趣聞,尤其為研究形意拳、長拳、彈腿、長槍、套路等武術門派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實物資料,有一定的研究參觀價值。
在資訊、交通、貸幣流通不發達的時期,鏢局遍布全國大中小城市,是過去的保險行業,為商號工商鋪戶業務往來、貨物、貸幣的正常運轉起了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票號、銀行、鐵路、郵政、輪船的開通。至民國初年,活躍了三百多年的鏢局漸漸地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百川通曾是中國十大票號之一,創辦於清鹹豐十年(1860年),1918年歇業倒閉,財東是祁縣渠家大院的主人渠源湞,主營綢緞莊、錢莊、茶葉莊,在半個世紀的商業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本,號稱晉商八大沃尓沃之一。
百川通就是希望“百川通大海,財源滾滾來,水到渠成,川流不息”的意思,當時百川通與官員富商連環結保,匯兌銀兩以官銀為主,設分號23處,南大街這座民居建築是保存最完好的店面,舊址現已闢為"三晉大財東家私博物館"。
博物館坐西朝東,分三進院落,由外及裡,依次增高,隱示著“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館內集中了明清兩代民間的名貴家私,通過這些高檔家私來讓觀眾清楚地知道明清時期的晉商們是如何興旺發達、如何富有,同時了解一些中國家私發展史。現辟有家俬珍寶陳列室70餘間,藏品數萬件,門類齊全,琳琅滿目,均為價值連城的罕見家俬,是研究晉商沃尓沃生活、起居以及文化內涵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