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陽,漫步在日喀則的貢覺林卡,感覺包場整個公園,秋恭弘=叶 恭弘紛飛,金黃的色彩映襯藍天,如此景緻,讓人真的不敢相信是在青藏高原,讓人陶醉。
貢覺林卡是西藏曆代班禪消夏避暑和進行宗教活動之地,又名東風林卡,位於日喀則市東北部年楚河畔。清道光五年(1825),由七世班禪丹貝尼瑪效仿羅布林卡建立。班禪夏宮就建於貢覺林卡內。貢覺林宮內有佛堂、金殿、護法神殿等建築。1954年貢覺林宮被洪水沖毀后,國家撥50萬元專款,修建了德慶格桑頗章,故德慶格桑頗章又稱班禪新宮。
在西藏日喀則的年楚河畔,有一處由七世班禪興建的園林景觀,名為貢覺林卡,據說在藏語中為大公園的意思。這裏曾經是七世至十室班禪的夏宮,歷經損毀和重建,將宮殿擇址安置,這裏便成為了供市民和遊客休閑場所。貢覺林卡的秋天是最美的,純凈的天空,虔誠的心靈,悠閑的人們,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
尼木的藏香西藏尼木縣吞巴生產著名的藏香,這裡有許多製作藏香的手工作坊,有的作坊用上了簡單的機器,有的還保持着古老原始的生產方式,藏香的製作工藝繁雜,原料配比是秘密,藏香從原料到成品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藏香是非常受歡迎的薰料品。尼木縣有很多個人的制香作坊。走進村子隨處可見研磨香木的水輪磨這是作仿製香的原料 研磨成粉的原料需要做成坯子。從濕的坯子到晒乾也需求一定時間。 藏香在加工中。 藏香會根據需要做成各種型狀。 包裝成各種製作成型藏香產品。前來挑選藏香的客人在挑選自己心怡的藏香。
在拉薩時,學到“林卡”大致是早先宗教主的修養宮室,有遺留下來的現在基本上就是大公園。貢覺林卡是7~10世班禪的夏宮,在日喀則市區的年楚河畔。此地曾經被毀壞過,是經國家批准規劃再由上海市出資援建而成。入內觀望起來,頗有江南水系之感。
Maria_Small: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日喀則市吉林北路2號
Raelynn_Snider: 我推薦扎什倫布寺,小布達拉,靈塔殿,清真寺,展佛台
秋日暖陽,漫步在日喀則的貢覺林卡,感覺包場整個公園,秋恭弘=叶 恭弘紛飛,金黃的色彩映襯藍天,如此景緻,讓人真的不敢相信是在青藏高原,讓人陶醉。
貢覺林卡是西藏曆代班禪消夏避暑和進行宗教活動之地,又名東風林卡,位於日喀則市東北部年楚河畔。清道光五年(1825),由七世班禪丹貝尼瑪效仿羅布林卡建立。班禪夏宮就建於貢覺林卡內。貢覺林宮內有佛堂、金殿、護法神殿等建築。1954年貢覺林宮被洪水沖毀后,國家撥50萬元專款,修建了德慶格桑頗章,故德慶格桑頗章又稱班禪新宮。
在西藏日喀則的年楚河畔,有一處由七世班禪興建的園林景觀,名為貢覺林卡,據說在藏語中為大公園的意思。這裏曾經是七世至十室班禪的夏宮,歷經損毀和重建,將宮殿擇址安置,這裏便成為了供市民和遊客休閑場所。貢覺林卡的秋天是最美的,純凈的天空,虔誠的心靈,悠閑的人們,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
尼木的藏香西藏尼木縣吞巴生產著名的藏香,這裡有許多製作藏香的手工作坊,有的作坊用上了簡單的機器,有的還保持着古老原始的生產方式,藏香的製作工藝繁雜,原料配比是秘密,藏香從原料到成品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藏香是非常受歡迎的薰料品。尼木縣有很多個人的制香作坊。走進村子隨處可見研磨香木的水輪磨這是作仿製香的原料 研磨成粉的原料需要做成坯子。從濕的坯子到晒乾也需求一定時間。 藏香在加工中。 藏香會根據需要做成各種型狀。 包裝成各種製作成型藏香產品。前來挑選藏香的客人在挑選自己心怡的藏香。
在拉薩時,學到“林卡”大致是早先宗教主的修養宮室,有遺留下來的現在基本上就是大公園。貢覺林卡是7~10世班禪的夏宮,在日喀則市區的年楚河畔。此地曾經被毀壞過,是經國家批准規劃再由上海市出資援建而成。入內觀望起來,頗有江南水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