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醫院,醫生憑藉判斷你得的是土水風火哪一類的疾病,決定你應該泡在哪個水池裏。在吳哥被廢棄后,環繞這個水池醫院的人工水庫枯竭了,生長了很多樹木。隨著人類的回歸,水庫再次投入使用,於是樹木枯死成爲水中的一排排樹樁,嘆爲觀止。古代需要划船進入醫院,現在有了木板棧道走入。其實走進去后,可以看的不多。
更多涅盤宮也叫龍蟠水池,意為纏繞的巨蛇。它由中央的一個大水池和周圍的四個小水池組成,在大水池中央的小島上有一座依照須彌山而建的石塔寺廟,塔上雕刻著兩條纏繞在一起的蛇神那伽(Naga)。
這裡曾是沐浴醫療的場所,在大水池的四個方向各有一座雕塑的噴口連接著小水池,東面為人、南面為獅、西面為馬、北面為象。據說當時大水池底部種滿了各種草藥,待雨季來臨、池水漲滿時,草藥被水浸泡,藥水就會流入相連的小水池中。人們認為這四個小水池裡的藥水具有不同的療效,浸泡其中便能治療疾病,甚至洗去罪惡。
遊覽涅盤宮最好避開旱季,否則池水乾涸,景色會大打折扣。前往時需要走一條兩百多米長的棧道,兩側是生長在水中的樹木,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帶有幾分神秘的感覺。來到中央水池前,就可以看到小島上的石塔寺廟,不過隔著柵欄遊客無法入內參觀,只能在周圍觀望。
古代的醫院,醫生憑藉判斷你得的是土水風火哪一類的疾病,決定你應該泡在哪個水池裏。在吳哥被廢棄后,環繞這個水池醫院的人工水庫枯竭了,生長了很多樹木。隨著人類的回歸,水庫再次投入使用,於是樹木枯死成爲水中的一排排樹樁,嘆爲觀止。古代需要划船進入醫院,現在有了木板棧道走入。其實走進去后,可以看的不多。
非常生態的水池,感覺水挺深的,很難想象它作為沐浴或者葯浴用的水池,因為這裏前場很大,進門後有一個內場,看上去要加入很多草藥才行。
感覺很原始的地方,水池邊緣荒草叢生,沒有修理的放在那裡,中心建築很小,一下子就看完了。在吳哥大圈景點中,這是個不起眼的地方。
龍蟠水池緊鄰聖劍寺,相距不過數百米,龍蟠水池的實際面積很大,北側一個長長的引道,天空和樹木倒映在水中。
龍蟠水池(涅槃宮)。龍蟠水池修建於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期,這是一個惠民工程。它是當時的醫院和療養院。主體建築浸泡在大水池中,四面分別有四個小水池,據說當年的醫生把各種藥材撒在水池中,每個水池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只需要在水池中沐浴,就可以達到祛病養生的功效。去看龍蟠水池,必須走過長長的木質棧道,穿過巨大的“東池”,棧道兩邊的鄉村田園風光十分秀美,湖邊草棚傳來一陣憂傷的音樂聲,一些殘疾村民藝人在吹拉彈唱地表演,原來這裏還是“地雷受害者”的募捐慈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