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天王殿有禪宗第一祖庭的牌匾,當年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到少林創立禪宗,確實當得起祖庭的稱號,現在少林寺裏面幾乎也見不到僧人。
來了少林寺還是值得來看看的,天王殿位於山門后中軸線上,是少林寺常駐院第二進建築。清雍正十三年為寺院山門。初建於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時,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門,原門改稱天王殿。可惜1928年被石友三焚毀,僅存月台、殿基、柱礎和門檻。
天王殿•天下第一祖庭在少林寺中有幾個主殿,這個天王殿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和大雄寶殿、藏經閣並稱為三大殿,可見這個一走進少林寺就看到的殿,很厲害了。•坐標:少林寺景區內少林寺過檢票以後看到的碑林和杏樹,正對的這個殿宇就是天王殿•環境:如果只是看外面,很幽靜,尤其是門前的這幾棵樹,很喜歡,他是杏樹,一棵能結果,很美,每一個季節樹恭弘=叶 恭弘的顏色都不一樣,他們都有千年的歷史了。•開放時間:8:00-17:00•門票:包含在大門票中天王殿內供奉的是兩個護法金剛和四大天王,是少林寺常住院的第二進殿宇,也是少林功夫的發源地,始建的時候這裡是山門,初建於元代,後面有修改,在清朝的時候改名為“天王殿”,可惜毀於1928年,現在我們能看到的也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還是非常的喜歡少林寺廟的顏色,紅色的牆,綠色的樹恭弘=叶 恭弘,藍色的雕欄畫棟,組成的色彩真的很美,少林寺天王殿重檐歇山頂建築,上下層屋檐之間,懸挂的“天王殿”字匾,整體畫面很和諧。
位於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比起大雄寶殿規模小了許多
只去過一次,下次等有時間帶着家人一同再去感受一下天王殿的雄偉,領略下此地的風光
少林寺的天王殿有禪宗第一祖庭的牌匾,當年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到少林創立禪宗,確實當得起祖庭的稱號,現在少林寺裏面幾乎也見不到僧人。
來了少林寺還是值得來看看的,天王殿位於山門后中軸線上,是少林寺常駐院第二進建築。清雍正十三年為寺院山門。初建於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時,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門,原門改稱天王殿。可惜1928年被石友三焚毀,僅存月台、殿基、柱礎和門檻。
天王殿•天下第一祖庭在少林寺中有幾個主殿,這個天王殿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和大雄寶殿、藏經閣並稱為三大殿,可見這個一走進少林寺就看到的殿,很厲害了。•坐標:少林寺景區內少林寺過檢票以後看到的碑林和杏樹,正對的這個殿宇就是天王殿•環境:如果只是看外面,很幽靜,尤其是門前的這幾棵樹,很喜歡,他是杏樹,一棵能結果,很美,每一個季節樹恭弘=叶 恭弘的顏色都不一樣,他們都有千年的歷史了。•開放時間:8:00-17:00•門票:包含在大門票中天王殿內供奉的是兩個護法金剛和四大天王,是少林寺常住院的第二進殿宇,也是少林功夫的發源地,始建的時候這裡是山門,初建於元代,後面有修改,在清朝的時候改名為“天王殿”,可惜毀於1928年,現在我們能看到的也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還是非常的喜歡少林寺廟的顏色,紅色的牆,綠色的樹恭弘=叶 恭弘,藍色的雕欄畫棟,組成的色彩真的很美,少林寺天王殿重檐歇山頂建築,上下層屋檐之間,懸挂的“天王殿”字匾,整體畫面很和諧。
位於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比起大雄寶殿規模小了許多
只去過一次,下次等有時間帶着家人一同再去感受一下天王殿的雄偉,領略下此地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