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崗石窟,應該是現存中國5大石窟中最大的。5號石窟中的佛塔和壁畫,造工精神而且獨特,石窟藝術的愛好者,一定喜歡。
中國的四大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雲崗石窟,敦煌莫高窟,已經去過了三個,今年暑假爭取把四個湊齊。這次要說的是雲崗石窟,比想象的要美,要壯觀,特別是第五窟,簡直了啊,真的是太棒了!沒去過的一定要去看看,最好下午去,一個是人少,一個是剛好能看到夕陽照在大佛上,很贊
超棒,美輪美奐,嘆爲觀止,真的不是語言能形容的,真的要親身體會纔行,最好的是第四窟到第九窟,一定要下午去,人少,而且夕陽餘暉照在大佛身上,真的美翻了
雲崗石窟主要開鑿於北魏時期,遷都洛陽之前是發展的鼎盛時期。第五到第九窟是其精華部分,歷經1500多年,窟內佛像完好無損,栩栩如生,窟前木質結構建築保存完好,令人驚嘆!建議去雲崗石窟参觀最好選擇下午,遊客更少,比較適合拍照,而且太陽正好照在佛像上,視覺效果更佳。
.大不同之大同-朝石窟 早六點從北京出發,大同游第一站就是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停車場很大,儘管高高的觀台上有“雙彩色的眼”,假眼不能一目瞭然,停車就做不到有序了;進入景區,首先參拜石窟開鑿者曇曜法師,隨後步入有十三對“騎象四棱神柱”依次列於兩側的禮佛大道,這裏高大宏偉,石窟前還有跨過水塘的小橋,橋的另一端就是靈岩寺,我喜歡寺內千佛殿的牌匾“人世間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大殿兩側鼓樓和鐘樓四側寫有“慈悲、喜舍、遇合、姻緣”,還有從熟悉的金剛經和心經提煉出的經典句子“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真實不虛說,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應作如是觀”。 走過靈岩寺,就是雲岡石窟,石窟開鑿再武州山上,武州山坐北向南,山清水秀,而武州山的最高處就叫做雲岡,因此這裏就被叫做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460年,至今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在這裏可以看到北魏的文化藝術。 雲崗石窟有洞窟幾十個,佛像幾萬尊,造像形態各異,但卻栩栩如生,最具代表的,是第20窟的露天大佛,因洞窟前壁坍塌,露出了佛像真容,釋迦牟尼佛雙手做禪定印,用慈悲心,俯視往來的芸芸眾生,也有說這尊佛,象徵著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這裏體現着神權和皇權的統一,也體現了北魏時期,終君就是禮佛的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於是,看到西岩絕唱,皇家開鑿的石窟就此結束,隨後在洛陽,出現了龍門石窟,而在雲崗石窟的西山出現的石窟,便是民間之作。 雲岡石窟的佛像風格淳樸,不論大小,不論姿態,都慈眉善目,笑迎八方客,聽導遊介紹說,在保留古印度原型的基礎上,又融入了鮮卑族的血脈,被稱為“胡貌梵相”。 在雲岡石窟,可以拜佛,看窟、讀聯、賞畫、讀史,漫步行走在石窟中,仰觀各尊佛,體會着“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石窟外,藍天白雲,一派祥和。門票:山西惠民活動,周一到周五免費,注意提前預約。
雲岡石窟與洛陽龍門石窟及甘肅敦煌石窟齊名 三處也到过 各具特色 不遑多讓 雲岡石窟規模好大 佛像亦好多 唯一可惜 就係同龍門敦煌石窟一樣 人為破壞都很嚴重 但係可感受到濃厚嘅佛教藝術色彩及壯麗的文化傳承 令人驚歎
園區很大,但石窟部份很少,且會輪流維護,沒辦法看到全部實在很可惜。但四大石窟之一還是很推薦前往參觀。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距離古城尚可,有公車可達。景區較大,走馬觀花可以花上半天時間。洞窟多,有彩繪雕刻,非常精美,建議聽聽簡介,體驗更好
中國大陸號稱有四大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甘肅敦煌石窟、及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也有一些資料將麥積山石窟排除在外,而說三大石窟。 雲岡石窟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那時的山西大同是北魏的帝都所在。雲岡石窟東西全長約1公里,位在室外的大佛像,為雲岡石窟的代表性石雕佛像。然而最精彩的石窟雕像,卻是在山洞之中的彩色佛像,洞的外部為宮殿式的傳統木建築,洞內為精華所在,洞中間有大佛像...
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如果您是虔誠佛教那一定要來,如果您沒有宗教信仰或是有其他宗教信仰,那你也一定要來,從北魏到明清,雲崗石窟分為前中後期,很幸運的我們看到了最大的釋迦摩尼佛,也見證了古人的智慧及虔誠的心,我無法告訴你這裡有多棒,但你一定值得一來!
Maria_Small: 大同市南郊區雲岡鎮
Raelynn_Snider: 我推薦雲岡石窟,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20窟,井下探秘遊,萬佛洞
雲崗石窟,應該是現存中國5大石窟中最大的。5號石窟中的佛塔和壁畫,造工精神而且獨特,石窟藝術的愛好者,一定喜歡。
中國的四大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雲崗石窟,敦煌莫高窟,已經去過了三個,今年暑假爭取把四個湊齊。這次要說的是雲崗石窟,比想象的要美,要壯觀,特別是第五窟,簡直了啊,真的是太棒了!沒去過的一定要去看看,最好下午去,一個是人少,一個是剛好能看到夕陽照在大佛上,很贊
超棒,美輪美奐,嘆爲觀止,真的不是語言能形容的,真的要親身體會纔行,最好的是第四窟到第九窟,一定要下午去,人少,而且夕陽餘暉照在大佛身上,真的美翻了
雲崗石窟主要開鑿於北魏時期,遷都洛陽之前是發展的鼎盛時期。第五到第九窟是其精華部分,歷經1500多年,窟內佛像完好無損,栩栩如生,窟前木質結構建築保存完好,令人驚嘆!建議去雲崗石窟参觀最好選擇下午,遊客更少,比較適合拍照,而且太陽正好照在佛像上,視覺效果更佳。
.大不同之大同-朝石窟 早六點從北京出發,大同游第一站就是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停車場很大,儘管高高的觀台上有“雙彩色的眼”,假眼不能一目瞭然,停車就做不到有序了;進入景區,首先參拜石窟開鑿者曇曜法師,隨後步入有十三對“騎象四棱神柱”依次列於兩側的禮佛大道,這裏高大宏偉,石窟前還有跨過水塘的小橋,橋的另一端就是靈岩寺,我喜歡寺內千佛殿的牌匾“人世間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大殿兩側鼓樓和鐘樓四側寫有“慈悲、喜舍、遇合、姻緣”,還有從熟悉的金剛經和心經提煉出的經典句子“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真實不虛說,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應作如是觀”。 走過靈岩寺,就是雲岡石窟,石窟開鑿再武州山上,武州山坐北向南,山清水秀,而武州山的最高處就叫做雲岡,因此這裏就被叫做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460年,至今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在這裏可以看到北魏的文化藝術。 雲崗石窟有洞窟幾十個,佛像幾萬尊,造像形態各異,但卻栩栩如生,最具代表的,是第20窟的露天大佛,因洞窟前壁坍塌,露出了佛像真容,釋迦牟尼佛雙手做禪定印,用慈悲心,俯視往來的芸芸眾生,也有說這尊佛,象徵著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這裏體現着神權和皇權的統一,也體現了北魏時期,終君就是禮佛的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於是,看到西岩絕唱,皇家開鑿的石窟就此結束,隨後在洛陽,出現了龍門石窟,而在雲崗石窟的西山出現的石窟,便是民間之作。 雲岡石窟的佛像風格淳樸,不論大小,不論姿態,都慈眉善目,笑迎八方客,聽導遊介紹說,在保留古印度原型的基礎上,又融入了鮮卑族的血脈,被稱為“胡貌梵相”。 在雲岡石窟,可以拜佛,看窟、讀聯、賞畫、讀史,漫步行走在石窟中,仰觀各尊佛,體會着“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石窟外,藍天白雲,一派祥和。門票:山西惠民活動,周一到周五免費,注意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