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時間的原因,自己今天的旅行就比較緊張,辛辛苦苦的爬到了菩薩頂,卻意外的發現菩薩頂還是要收門票的。雖然10塊錢的門票不多,但是多少有些不讓人開心,站在上面的景色還是挺好的,登高望遠,這句話真的很對。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的靈鷲峰上,寺廟整體金碧輝煌,絢麗多彩,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行宮,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菩薩頂,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菩薩頂盤踞山頭,地勢較高,加上這裏殿宇雲集,布局嚴整,因此顯得雄偉壯觀。山門前的108級石階,暗指山西舊屬的108個縣。遊人参觀菩薩頂時,往往在這些石階上俯視台懷鎮全景,留影逗留。
菩薩頂是五台山上的一座喇嘛廟,在台懷鎮的靈鷲峰之上,要爬108級台階才能到達。除了進山的大門票之外,這座黃廟還需再付10元。由於這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宮,所以寺廟修的非常雄偉。廟裡還有兩塊康熙的親手寫的玉碑,不容錯過。
從清代喇嘛教傳入五台山開始,每年農曆六月初四至六月十五,都要做道場、辦法會,菩薩頂當然是中心,其它青廟也大開廟門,迎接各地的香客遊人。六月十四日,全山的喇嘛們頭戴各種臉譜面具,身空各種服飾,念着護法經,跳着金剛舞,在菩薩頂“鎮魔”;十五日,又在羅侯寺“跳神”,並出來繞街轉道。前頭駕着彌勒菩薩像,接着大喇嘛坐八抬大轎,二喇嘛騎高頭大馬,其餘僧眾,敲鑼開道,擊鼓鳴號,吹奏廟堂音樂,熱鬧異常。當地群眾和外地遊人如潮水般涌着,爭相觀看。這個古廟會,後世在內容形式上雖有所改變,但一直流傳到現在。據說,五台山的六月古廟會是由西藏傳來的。唐時,西藏出了一個叫郎達爾瑪的藏王。他鑒於前代藏王極端崇信佛教,一切朝政都請高僧決斷,所有行政制度都以經律為準,引起臣民不滿的教訓,於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實行滅法政策,臻使藏地寺院關閉,僧人外逃。於是,在藏喇嘛中便流傳着這樣一個故:郎達爾瑪藏王滅法,持戒喇嘛僅留下四人,他們商定了一個舉辦舞會讓藏王出來觀看,乘機殺死他的辦法。六月十五日,由剩下的四個受比丘戒的喇嘛帶領,和沒受戒的眾喇嘛一起,頭戴各種面具,在卻瑪贊樓台下跳舞,藏王在樓上觀看。大喇嘛拉龍巴拉丹計預先在袍袖裡藏了弓箭,把騎的白馬染成黑色。舞蹈進入高潮,藏王看得出神,突然一箭飛來,射中了他的喉頭。大喇嘛急忙上馬而逃。黑馬橫渡過雅魯藏布江,經江水一洗,又變成了白色。藏王手下的人不見了大黑馬,也就不再追趕。拉龍巴拉丹計喇嘛安然逃往外地,在一個山洞里坐化。受戒喇嘛夠五人才能傳戒,現在剩下三個了,就請了兩名漢人和尚,又組成五眾僧團往下傳戒。為紀念這兩名漢僧,喇嘛們原來用黃線縫製法衣,從此改用藍線縫製。為了紀念拉龍巴拉丹計挺身護法,凡喇嘛廟都在每年六月初四至六月十五舉辦盛大的法令。這個傳說,反映了漢藏僧人友好往來的悠久歷史。
菩薩頂位於五台山台懷鎮核心區,它規模宏大,規制很高,是清代皇室家廟,康熙、乾隆等清代皇帝遊覽五台山,通常都會在此進香、禮佛。
Maria_Small: 忻州市五台縣五臺山風景區台懷鎮內(顯通寺東北約500米)
Raelynn_Snider: 我推薦黛螺頂,五爺廟,菩薩頂,顯通寺,塔院寺
因爲時間的原因,自己今天的旅行就比較緊張,辛辛苦苦的爬到了菩薩頂,卻意外的發現菩薩頂還是要收門票的。雖然10塊錢的門票不多,但是多少有些不讓人開心,站在上面的景色還是挺好的,登高望遠,這句話真的很對。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的靈鷲峰上,寺廟整體金碧輝煌,絢麗多彩,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行宮,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菩薩頂,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菩薩頂盤踞山頭,地勢較高,加上這裏殿宇雲集,布局嚴整,因此顯得雄偉壯觀。山門前的108級石階,暗指山西舊屬的108個縣。遊人参觀菩薩頂時,往往在這些石階上俯視台懷鎮全景,留影逗留。
菩薩頂是五台山上的一座喇嘛廟,在台懷鎮的靈鷲峰之上,要爬108級台階才能到達。除了進山的大門票之外,這座黃廟還需再付10元。由於這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宮,所以寺廟修的非常雄偉。廟裡還有兩塊康熙的親手寫的玉碑,不容錯過。
從清代喇嘛教傳入五台山開始,每年農曆六月初四至六月十五,都要做道場、辦法會,菩薩頂當然是中心,其它青廟也大開廟門,迎接各地的香客遊人。六月十四日,全山的喇嘛們頭戴各種臉譜面具,身空各種服飾,念着護法經,跳着金剛舞,在菩薩頂“鎮魔”;十五日,又在羅侯寺“跳神”,並出來繞街轉道。前頭駕着彌勒菩薩像,接着大喇嘛坐八抬大轎,二喇嘛騎高頭大馬,其餘僧眾,敲鑼開道,擊鼓鳴號,吹奏廟堂音樂,熱鬧異常。當地群眾和外地遊人如潮水般涌着,爭相觀看。這個古廟會,後世在內容形式上雖有所改變,但一直流傳到現在。據說,五台山的六月古廟會是由西藏傳來的。唐時,西藏出了一個叫郎達爾瑪的藏王。他鑒於前代藏王極端崇信佛教,一切朝政都請高僧決斷,所有行政制度都以經律為準,引起臣民不滿的教訓,於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實行滅法政策,臻使藏地寺院關閉,僧人外逃。於是,在藏喇嘛中便流傳着這樣一個故:郎達爾瑪藏王滅法,持戒喇嘛僅留下四人,他們商定了一個舉辦舞會讓藏王出來觀看,乘機殺死他的辦法。六月十五日,由剩下的四個受比丘戒的喇嘛帶領,和沒受戒的眾喇嘛一起,頭戴各種面具,在卻瑪贊樓台下跳舞,藏王在樓上觀看。大喇嘛拉龍巴拉丹計預先在袍袖裡藏了弓箭,把騎的白馬染成黑色。舞蹈進入高潮,藏王看得出神,突然一箭飛來,射中了他的喉頭。大喇嘛急忙上馬而逃。黑馬橫渡過雅魯藏布江,經江水一洗,又變成了白色。藏王手下的人不見了大黑馬,也就不再追趕。拉龍巴拉丹計喇嘛安然逃往外地,在一個山洞里坐化。受戒喇嘛夠五人才能傳戒,現在剩下三個了,就請了兩名漢人和尚,又組成五眾僧團往下傳戒。為紀念這兩名漢僧,喇嘛們原來用黃線縫製法衣,從此改用藍線縫製。為了紀念拉龍巴拉丹計挺身護法,凡喇嘛廟都在每年六月初四至六月十五舉辦盛大的法令。這個傳說,反映了漢藏僧人友好往來的悠久歷史。
菩薩頂位於五台山台懷鎮核心區,它規模宏大,規制很高,是清代皇室家廟,康熙、乾隆等清代皇帝遊覽五台山,通常都會在此進香、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