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8景點
普光明殿
5/53條評價
距離755m
金閣寺
4.4/529條評價
距離1.49km
獅子窩
4.3/513條評價
距離4.72km
清涼寺,現位於長安區上塔坡村,建於隋開皇元年(581年),時期,原有土地80多畝。1971年寺廟被拆毀。目前的清涼寺只有南北兩排20間僧房。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祖母的墓園就在清涼寺的南鄰。西安清涼寺是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弘揚華嚴宗的根本道場之一,現今的清涼寺秉持古風,追隨先賢弘揚華嚴一乘教法。並於每月的第一、第三個星期天傳授八關齋戒。經常舉辦大悲法會、結界儀規教授、誦持華嚴經以及佛學講座。 現已圍繞清涼寺建成的西安清涼山森林公園,是一個植被蔥鬱、文化色彩濃厚的森林
更多
清涼寺,現位於長安區上塔坡村,建於隋開皇元年(581年),時期,原有土地80多畝。1971年寺廟被拆毀。目前的清涼寺只有南北兩排20間僧房。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祖母的墓園就在清涼寺的南鄰。西安清涼寺是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弘揚華嚴宗的根本道場之一,現今的清涼寺秉持古風,追隨先賢弘揚華嚴一乘教法。並於每月的第一、第三個星期天傳授八關齋戒。經常舉辦大悲法會、結界儀規教授、誦持華嚴經以及佛學講座。 現已圍繞清涼寺建成的西安清涼山森林公園,是一個植被蔥鬱、文化色彩濃厚的森林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智朗法師駐錫清涼寺,制“古清涼寺”青石門額(此門額現存寺內)。1944年,國民黨長安縣對村莊土地進行測繪,編製《地基圖》,確定清涼寺面積為80餘畝,其中建築面積十五畝,分南北兩院。南院有僧房三間及大雄寶殿,殿內有彌勒玉佛一尊,隋代風格,造型精美,現保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寺內現存民國甲戌年住持僧智朗建立的「古清涼寺」石碑一通。1949年前後,顯良法師、普照法師、廣禪法師等在此常住。當時古清涼寺屬十方叢林,松柏環抱,竹林幽靜,佛事鼎盛,殿堂莊嚴,規模仍為可觀。1950年,長安縣法院搬遷至清涼寺南院辦公。1963年,縣黨校、上塔坡小學分別設在此處。1971年文革期間,小學遷校改建,寺院被嚴重損壞,殿堂房屋被拆毀,樹木被砍伐。1996年,落實宗教政策,清涼寺被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並劃撥土地,用於寺院修復建設。1997年,長安縣政府下發了《關於為恢復清涼寺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批複》,同年十二月清涼寺獲得十六.五六七畝土地的使用證。1998年和2001年兩次建成僧房二十間,灶房三間,飲水井一眼。
五台山的寺廟眾多,清涼寺也是其中比較有名氣的一座,金庸小說《鹿鼎記》里演繹順治皇帝出家在此,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現存建築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重新修建的,顯得比較新。
剛到清涼寺的門口天氣很應景的下起了小雨,在炎炎夏日的8月這裏果真“清涼”,寺廟的大門外矗立着幾塊石碑,斑駁的辨認不出朝代,但是可以看出濃濃的時代感。寺內因有著名的文殊聖跡"清涼石"而得名,佛教宣傳說文殊菩薩曾於清涼石上講經說法,因此也稱“曼殊床”。在大殿後面的清涼書院偶遇一“高僧”正在揮毫潑墨,筆勁雄厚,為清涼寺增添了絲絲禪意。
非常清凈,心靜靜靜。五台山氣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