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城古運河
4.4/5246條評價
距離213m
東林書院
4.4/5449條評價
距離508m
王選事迹陳列館
4.1/522條評價
距離596m
阿炳故居
4.3/5150條評價
距離932m
位於無錫市中心的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集美食休閑購物為主的街區,明清風格建築,古色古香,各式美食雲集的地方,本地特色小吃,小籠,餛飩,各式面點,還有西式餐廳,日式料理,咖啡館,茶館等等。尤其是晚上,華燈初上,很熱鬧,很有節日氛圍。旁邊就是無錫的地標建築,蘇寧凱悅酒店,吃飯購物非常方便。推薦夜晚去,燈光很好看。
更多小婁巷,無錫城中人文薈萃之地,從興盛的宋元算起,她已走過900餘年歷史。曆戰火洗禮、經歲月風雨,小婁巷的面容已寫盡滄桑。狹窄的小巷,低矮的屋簷,掩藏在石庫門後的深深院落,隱沒在民居群落中的幽暗備弄裡。
當無錫的市中心被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所填塞時,只有這裡還殘留著繁華叢林中最後一片古老而樸素的舊式民居群。這就是有著900年歷史的小婁巷――無錫老城內唯一能代表無錫傳統風貌的曆史文化街區。
品讀小婁巷的前世今生,你會發現"人傑地靈"是對她最好的註解。僅明清兩朝,這裡就出了1位狀元、13位進士、15位舉人和近80位秀才,文人墨客熙攘,達士名流摩肩接踵。從古代的兵部尚書到當代的兩院院士、著名高校校長等等,可以稱得上才旺之地。這裡凸顯的不是名門望族,而是書香門第,儒家文化可以說是這條街巷的底色,也是這種文化註定了小婁巷的建築風格同樣也是低調的。
可以說,正是這些殘存的曆史遺韻,集中保留了無錫傳統文化階層生活空間,清晰記錄了無錫傳統名門望族的發展曆程,文本化展現了地靈人傑、英才輩出的旺才之地,也構成了這條外表破落的街區在新時代煥發新生的底蘊。
位於無錫市中心的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集美食休閑購物為主的街區,明清風格建築,古色古香,各式美食雲集的地方,本地特色小吃,小籠,餛飩,各式面點,還有西式餐廳,日式料理,咖啡館,茶館等等。尤其是晚上,華燈初上,很熱鬧,很有節日氛圍。旁邊就是無錫的地標建築,蘇寧凱悅酒店,吃飯購物非常方便。推薦夜晚去,燈光很好看。
商業和歷史底蘊的交融,彷彿進入了無錫的另一個次元。在小婁底不能錯過每一個巷子,裏面可能會是彩繪牆,也可能是某個名人故居,在這裏不能錯過每一個細節。累了品杯香茗或者喝杯咖啡,不會愧對你的美好時光
無錫小婁巷離南禪寺步行街和東林書院都不遠,可以安排一起過去,我們是無意經過才知道這裡是無錫新晉網紅地,感覺以前的無錫好多大家望族,孤陋寡聞的自己只知道榮家,這裏還有秦家老宅,看看很有意思的。
🌈江南書廂•千年才巷。🌈900多年歷史的小婁巷~江南文化古潮新地標,集合古韻、潮品、藝術、文創等元素。🌈無錫老城內唯一能代表無錫傳統風貌的歷史文化街區。小婁巷為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的一處歷史文化街區,無錫市四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其範圍東西分別至蘇家弄和新生路,南北分別至崇寧路和福田巷,現存北面和南面的東半部,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小婁巷曾為無錫談氏和秦氏兩大名門望族的世居之地,始於宋代、盛於明清。自宋代以來曾有一位狀元、十三位進士和十五位舉人出自此處,到當代,兩院院士、著名高校校長亦頻出此處,是無錫有名的"才"地。現存建築以晚清-民國時期的為主,2002年其中25個門牌號範圍內的古建築被列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小婁巷原生態的江南名居建築,仍然保存着無錫最後的江南人文傲氣,也因此獲得很多人的喜愛,不同季節下的小婁巷均得以記錄。無錫小婁巷的這次完美修復,是江南名門望族生活樣板的精神重築。小婁巷與城市繁華喧囂一路之隔,路那邊是林立的高樓大廈,路這邊是難得的^ω^寧靜~~粉牆黛瓦、青石板路、廊檐相對,商鋪林立……走在這條巷子里,很有歲月的味道,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在城市裡,是無法感受那種寧靜的。
應該算是無錫一個新的景點了,住在南禪寺附近,沿新生路走過來也很近,可以經過崇安寺邊上,雖然小,然很有趣味,傳統服裝店,茶具店,餐飲店,咖啡館,花店藝術品店,該有的都有了!不錯,下次應該在店裡坐坐,吃吃小火鍋,喝喝茶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