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所敬仰,至今威震華夏》每年很多台灣信眾來福建東山島關帝廟朝聖,新聞經常上央視的“海峽兩岸”。說到東山關帝廟,它與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帝廟、湖北當陽關帝廟並稱中國四大關帝廟。據史料記載:東山關帝廟是台灣眾多關帝廟分靈入台的祖廟,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關係,東山很早就有了關帝信仰。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將領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87姓將士開拓閩南,其中64姓建置漳州,駐軍東山島,為安撫將士,從家鄉引來關聖帝君香火。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率兵來東山建銅山城設水寨以防倭寇,鼎建關公祠。明嘉靖年間,朝廷復設澎湖巡檢司,東山關帝廟的香火就隨之傳入澎湖。清康熙三年(1664),明寧靖王朱術桂在台南王府中仿造東山關帝廟,這是全台灣關帝宮廟的“龍頭老大”。 如今,東山關帝廟大殿內祀案上置放的一隻光緒年間,由台灣宜蘭礁溪信眾敬送祖庭的雙耳獸頭雞血石雕大香爐依然香火不斷。而1988年,台灣高雄文衡殿贈送的“追源謁祖”匾額也高掛大殿之上。所以說東山關帝廟是台灣近千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關帝廟的廟門是牌樓式歇山頂,屋脊之上有雙龍戲珠的精美雕塑,獨具閩南特色的神仙瑞獸、花草雲紋等裝飾,用瓷雕羅列屋檐之上,令人目不暇接。八根巨大的圓石柱支撐着巨大的門樓,這座由清代太子太保王得祿捐建的門庭,也因此而得名“太子亭”。金光璀璨的大殿之中,是珠圍翠繞的神龕,“關聖帝君”坐鎮其中,兩旁有抬着青龍偃月刀的周倉、關平,頂上是清廷咸豐帝御筆金書“萬世人極”。在東山,幾乎人人都信關帝,稱其為關帝聖祖,一個祖字說明了關帝在家族裡的地位,把關帝看得比自家祖先還重要。平時敬奉是早請示、晚彙報,遇到一些沒法解決的問題,更是會先問問關帝的意思。關帝廟是人類的傑作,代表了人類對關公偉大人格的崇拜。他的忠肝義膽、勇猛神威被儒釋道三教共同尊奉,他既是儒教的聖人又是佛教的護法伽藍,道教的天尊大帝。以一凡人之軀而被三教供奉,千古之下,惟此一人而已。自1991年起,東山島每年都要舉辦一次關帝文化旅遊節。1995年1月6日,東山關帝廟赴台繞境,為大陸神像訪台首例,開啟了兩岸分隔四十多年後宗教直航首舉,意義重大。關帝文化已成為溝通兩岸民心的一條紐帶,所以來東山島,不僅僅看看風動石,景區內的關帝廟更值得一游。
更多
《被世人所敬仰,至今威震華夏》每年很多台灣信眾來福建東山島關帝廟朝聖,新聞經常上央視的“海峽兩岸”。說到東山關帝廟,它與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帝廟、湖北當陽關帝廟並稱中國四大關帝廟。據史料記載:東山關帝廟是台灣眾多關帝廟分靈入台的祖廟,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關係,東山很早就有了關帝信仰。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將領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87姓將士開拓閩南,其中64姓建置漳州,駐軍東山島,為安撫將士,從家鄉引來關聖帝君香火。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率兵來東山建銅山城設水寨以防倭寇,鼎建關公祠。明嘉靖年間,朝廷復設澎湖巡檢司,東山關帝廟的香火就隨之傳入澎湖。清康熙三年(1664),明寧靖王朱術桂在台南王府中仿造東山關帝廟,這是全台灣關帝宮廟的“龍頭老大”。 如今,東山關帝廟大殿內祀案上置放的一隻光緒年間,由台灣宜蘭礁溪信眾敬送祖庭的雙耳獸頭雞血石雕大香爐依然香火不斷。而1988年,台灣高雄文衡殿贈送的“追源謁祖”匾額也高掛大殿之上。所以說東山關帝廟是台灣近千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關帝廟的廟門是牌樓式歇山頂,屋脊之上有雙龍戲珠的精美雕塑,獨具閩南特色的神仙瑞獸、花草雲紋等裝飾,用瓷雕羅列屋檐之上,令人目不暇接。八根巨大的圓石柱支撐着巨大的門樓,這座由清代太子太保王得祿捐建的門庭,也因此而得名“太子亭”。金光璀璨的大殿之中,是珠圍翠繞的神龕,“關聖帝君”坐鎮其中,兩旁有抬着青龍偃月刀的周倉、關平,頂上是清廷咸豐帝御筆金書“萬世人極”。在東山,幾乎人人都信關帝,稱其為關帝聖祖,一個祖字說明了關帝在家族裡的地位,把關帝看得比自家祖先還重要。平時敬奉是早請示、晚彙報,遇到一些沒法解決的問題,更是會先問問關帝的意思。關帝廟是人類的傑作,代表了人類對關公偉大人格的崇拜。他的忠肝義膽、勇猛神威被儒釋道三教共同尊奉,他既是儒教的聖人又是佛教的護法伽藍,道教的天尊大帝。以一凡人之軀而被三教供奉,千古之下,惟此一人而已。自1991年起,東山島每年都要舉辦一次關帝文化旅遊節。1995年1月6日,東山關帝廟赴台繞境,為大陸神像訪台首例,開啟了兩岸分隔四十多年後宗教直航首舉,意義重大。關帝文化已成為溝通兩岸民心的一條紐帶,所以來東山島,不僅僅看看風動石,景區內的關帝廟更值得一游。
廟的木結構部分爲明代、部分爲清代和近代建築。廟宇屬抬梁式木構架建築,面闊三問,進深六間。總長40米,寬17米,面積680多平方米。懸山頂,綠瓦。多是石梭柱,柱礎鼓狀。廟前有一大廣場,石雕欄杆,疊隔其間,蓮花池介場中,綠水滿波映襯古廟。廟前有明清時代雕刻石獅四對.昂首威猛,神氣各殊。廟門建築用六支圓石柱頂托數百支縱橫交錯,承力均勻的斗拱,拱架上捧著一座宮殿式的樓亭,稱“太子亭”。亭上有各種閩南地方特色的瓷雕圖案,正面是“八仙過海”和“獸圖”(麒麟、象、獅、虎、鹿、羊、騾、豺)。背面雕塑唐宋故事情節中的120個人像,造型生動,多彩多姿,舉目環視,氣勢雄偉,“太子亭”不但建築藝術高超,且有很高的建築科學價值,它經歷500年來所發生的大地震大颱風襲擊仍是安然無恙,贏得中外古建築專家感嘆不已。大殿、前殿屋脊都塑有“雙龍搶珠”及“鳳凰飛舞”的瓷雕。
作為中年人出遊一家人來說,廟是必進場所,這裏給人感覺還是不錯的 比起那些新建或者中西不分,半中半西的寺廟,這裏依然有傳統古代寺廟文化建築風格,給人感覺真實樸實,值得推薦去逛逛。
東山島南門灣這裡有一座關帝廟,善男信女好多。附近的銅山古城值得一游,有好多景點,徒步到海邊,還有漁港碼頭和遊艇碼頭,景色不錯。
東山關帝廟景色不錯,有代表性的建築,風格獨特,趣味性強,性價比超高的,不錯的選擇,能使人安靜下來的地方,不錯的選擇,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