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是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商文明的發源地,文物古迹眾多。河南博物院不得不去,且洛陽、開封這些古都出土的很多珍貴文物都放在河南博物院的,到鄭州后如果是對歷史和收藏稍微感興趣的都可以去看看,博物院就在市區,過去非常方便。開放時間是每周二至周日的9點至下午5點半,注意別去早了,博物院也是事業單位,實行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免費不免票,需要在門口憑身份證在機器上自動取票,節假日去一般要排隊,如果有學生證、老年證等取票會快些,如果参觀得久點可以在服務處花20元租用個語音導覽自助講解器,走到展品前可以自動播放,需要交200押金。展館也很現代化,且經常和其他博物館有聯合性的專題展覽,去之前可在官網或者微信訂閱號上提前了解下。主展館主體建築以元代古觀星台(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位於河南登封)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非常大氣壯觀。主馆后為文物庫房。整個建築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風格獨特,氣勢恢宏。河南博物院常設展為《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四大主題陳列《中原楚系青銅藝術館》、《河南古代玉器館》、《明清珍寶館》、《古代石刻藝術館》都有看點,很多鎮館之寶,建議花個2個小時以上時間在這裏好好沉澱下自己哦。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河南博物院可能是省級博物館中藏品最豐富的。主展館主體建築以元代古觀星台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展覽也非常多。觀眾憑有效證件排隊免費領取参觀卡。可使用團隊講解接收器,或者請一個講解員講解中華文明。乘公交來這裏很方便。值得一來!
河南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中原大地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博物院藏品豐富,有九大國寶文物。只可惜主館正在修繕,無法参觀,只開放左側的中原大象館,內只展出了部分文物,但還是很值得一去。參館外是一片綠意盎然的竹林,可以在竹林中走走。
我個人第三次來河南省博物院,主館還在裝修,不錯還有在側邊有個小展廳,展出的都是精品,我個人推薦方樽,玉劍,雲紋銅禁,象牙白菜,賈湖骨笛這些都是精品,很遺憾這次沒看到蓮鶴方壺!等到主館修好后我再來参觀!
河南博物院,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於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館址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於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館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展館面積1萬餘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1]館藏文物多來自於二十世紀初安陽、淅川、洛陽、商丘、開封、三門峽、輝縣、新鄭、安陽等地的考古發掘,數量達13萬多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餘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亦被央視《國寶檔案》欄目多次報道。
免費開放,周末中小學生比較多。現在主展館在裝修閉館,暫時轉移到臨時展館(在南門進入后左側),因地方狹小,展品僅僅只有150件,好多體積大的展品都無法展出。鎮館之寶也大多收進庫房,目前能見的就是汝瓷瓶和鶴骨笛。
河南省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去的時候主場館正在修葺,兩側偏廳開放。左側偏廳為大象中原展廳,展出文物縱貫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從猿人牙齒石器到登過央視的賈湖骨笛,青銅鼎再到代表隋唐經歷文化高峰的三彩藝術,琳琅滿目讓人為之震撼。
河南博物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始建於1927年,舊址原在開封市,后遷至鄭州。博物院展館面積1萬多平方米,館藏文物達14萬件,商周的青銅器較多,有不少國家一級文物,非常珍貴,如杜嶺方鼎、玉柄鐵劍、王子午鼎、蓮鶴方壺等。
河南位於我國中原大地,歷史悠久,古迹眾多。來鄭州,河南博物院是我最心儀的文化場館,種草已久。河南博物院,位於省會鄭州市農業路上,前身為始建於1927年的河南省博物館,1961年從開封市遷至鄭州市。1998年,農業路上的新館建成並對外開放。新館面積一萬餘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其中有不少國寶級的珍貴文物,細細觀賞品味,如享受文化之饕餮盛宴。個人以為,館藏青銅器最為精美,難以想象,幾千年前的古人,能夠製造出工藝如此複雜的金屬器皿。
河南博物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我們去的時候正趕上河南博物院正在做整體維護,所以只有一個偏廳開放。好在此行主要想参觀的婦好鴞尊還在展覽,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是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商文明的發源地,文物古迹眾多。河南博物院不得不去,且洛陽、開封這些古都出土的很多珍貴文物都放在河南博物院的,到鄭州后如果是對歷史和收藏稍微感興趣的都可以去看看,博物院就在市區,過去非常方便。開放時間是每周二至周日的9點至下午5點半,注意別去早了,博物院也是事業單位,實行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免費不免票,需要在門口憑身份證在機器上自動取票,節假日去一般要排隊,如果有學生證、老年證等取票會快些,如果参觀得久點可以在服務處花20元租用個語音導覽自助講解器,走到展品前可以自動播放,需要交200押金。展館也很現代化,且經常和其他博物館有聯合性的專題展覽,去之前可在官網或者微信訂閱號上提前了解下。主展館主體建築以元代古觀星台(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位於河南登封)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非常大氣壯觀。主馆后為文物庫房。整個建築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風格獨特,氣勢恢宏。河南博物院常設展為《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四大主題陳列《中原楚系青銅藝術館》、《河南古代玉器館》、《明清珍寶館》、《古代石刻藝術館》都有看點,很多鎮館之寶,建議花個2個小時以上時間在這裏好好沉澱下自己哦。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河南博物院可能是省級博物館中藏品最豐富的。主展館主體建築以元代古觀星台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展覽也非常多。觀眾憑有效證件排隊免費領取参觀卡。可使用團隊講解接收器,或者請一個講解員講解中華文明。乘公交來這裏很方便。值得一來!
河南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中原大地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博物院藏品豐富,有九大國寶文物。只可惜主館正在修繕,無法参觀,只開放左側的中原大象館,內只展出了部分文物,但還是很值得一去。參館外是一片綠意盎然的竹林,可以在竹林中走走。
我個人第三次來河南省博物院,主館還在裝修,不錯還有在側邊有個小展廳,展出的都是精品,我個人推薦方樽,玉劍,雲紋銅禁,象牙白菜,賈湖骨笛這些都是精品,很遺憾這次沒看到蓮鶴方壺!等到主館修好后我再來参觀!
河南博物院,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於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館址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於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館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展館面積1萬餘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1]館藏文物多來自於二十世紀初安陽、淅川、洛陽、商丘、開封、三門峽、輝縣、新鄭、安陽等地的考古發掘,數量達13萬多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餘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亦被央視《國寶檔案》欄目多次報道。
免費開放,周末中小學生比較多。現在主展館在裝修閉館,暫時轉移到臨時展館(在南門進入后左側),因地方狹小,展品僅僅只有150件,好多體積大的展品都無法展出。鎮館之寶也大多收進庫房,目前能見的就是汝瓷瓶和鶴骨笛。
河南省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去的時候主場館正在修葺,兩側偏廳開放。左側偏廳為大象中原展廳,展出文物縱貫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從猿人牙齒石器到登過央視的賈湖骨笛,青銅鼎再到代表隋唐經歷文化高峰的三彩藝術,琳琅滿目讓人為之震撼。
河南博物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始建於1927年,舊址原在開封市,后遷至鄭州。博物院展館面積1萬多平方米,館藏文物達14萬件,商周的青銅器較多,有不少國家一級文物,非常珍貴,如杜嶺方鼎、玉柄鐵劍、王子午鼎、蓮鶴方壺等。
河南位於我國中原大地,歷史悠久,古迹眾多。來鄭州,河南博物院是我最心儀的文化場館,種草已久。河南博物院,位於省會鄭州市農業路上,前身為始建於1927年的河南省博物館,1961年從開封市遷至鄭州市。1998年,農業路上的新館建成並對外開放。新館面積一萬餘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其中有不少國寶級的珍貴文物,細細觀賞品味,如享受文化之饕餮盛宴。個人以為,館藏青銅器最為精美,難以想象,幾千年前的古人,能夠製造出工藝如此複雜的金屬器皿。
河南博物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我們去的時候正趕上河南博物院正在做整體維護,所以只有一個偏廳開放。好在此行主要想参觀的婦好鴞尊還在展覽,也算是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