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評價贏取獎品Trip Moments附近推薦更多建議
Trip Moments
“1925年春天,站在四川邊境,我面臨著兩條路:直接去青海,或轉道去甘南。”著名美籍奧地利裔探險家、人類學家約瑟夫·洛克在日記中這樣描述,最終他選擇了後者。這個選擇,讓洛克發現了一片隱藏在甘肅南部的伊甸園——卓尼。
經年靜處世外,讓卓尼成為被人間遺忘的香巴拉。初次聽到“卓尼”的名號,我還誤以為是某個美麗藏族姑娘的名字,等到真走過一遭,才發現這裡的美比姑娘更讓人迷醉。被醉到的可不止我等凡夫俗子,更有洛克這樣的業界傳奇。
1924年,洛克受哈佛大學之託,來到甘肅卓尼考察。他在這一住就是兩年多,和當地的土司成為摯友,並根據自己所見所聞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撰寫了長達46頁的專題。正是裡麵的一篇《生活在卓尼喇嘛寺院》,啟發了從未來過中國的詹姆斯·希爾頓,在他那部《消失的地平線》裡想像出了一個叫做“香格里拉”的地方。
Dominic從甘南合作市前往卓尼,經306省道,有100公里的路程,兩旁的連綿的青山,壯麗的、草原牧場,不時有羊群和犛牛穿過馬路,恍如阿爾卑斯山脈安靜的瑞士鄉間。
這條路被稱為“世界最美自駕路”,我一高興跑了個來回。一路上風景如畫,而我們就賓士在畫中。
上世紀20年代,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曾深入甘南藏族地區,在卓尼居住兩年之久。
1928年在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上他用46個頁碼、49幅圖片的篇幅對禪定寺卓尼版《大藏經》以及卓尼的風土人情進行了全面描述,卓尼一時間揚名世界。
這篇文章啟發了從未到過中國的約瑟夫·希爾頓,據此他創作出名揚四海的《消失的地平線》,當所有的地方都在爭吵自己是“香格里拉”時,真正的原型卻因為戰亂而被人遺忘了。
也許正是因為遺忘,她才因此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美。
在這片土地上,你見不到國內旅遊景點人山人海的景象,可以靜靜地融入風景中,仔細去品味,彷彿整個畫面都是你的。
Challenger_Travel
卓尼——遺落人間的香巴拉。再次深度游甘南,被卓尼的美麗深深吸引,它實在是一個有太多美景的好地方。白龍江穿城而過,城邊有個比拉卜楞寺還早四百年的禪定寺很幽靜,沿途有萬畝梯田,有大片油菜花,有大美草原。稱它為秘境卓尼真不為過。
每當我讀到倉央嘉措的名篇《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腦海里浮現的總是一幅雪域佛國,梵天凈土,心懷信仰的人匍匐在地,磕着長頭向佛靠近的畫面。山之高、天之藍、雲之美、水之靈,空氣之純凈的地方,是我心心念念、夢裡最嚮往的秘境,起身,踏足遠方,只為尋得嚮往中遠遊應有的那份天地的蒼涼與內心的悸動,塵世之外,不染凡塵的場景不應只出現在夢裡。其實,不用在西藏,不用在川西,甘南卓尼就能為你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梵天凈土。這個絕美之地曾在上個世紀初被美籍奧地利植物學家、人類學家洛克將其在此游居兩年的所見所聞發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一時之間卓尼驚艷世界。七月,我們重走當年洛克之路,在探尋卓尼的文化和歷史遺迹的同時,感受世上最美的一段自駕路(我們叫它洛克之路),為你展現一個擁有純凈如初的自然風光和“藏王故里”、“洮硯之鄉”的深厚文化底蘊的秘境卓尼。雪域佛國,梵天凈土,甘南卓尼是一個擁有純凈如初的自然風光和“藏王故里”、“洮硯之鄉”的深厚文化底蘊的秘境。每年7、8月的卓尼國際自駕狂歡節更是讓你不虛此行。卓尼旅行最佳方式是自駕,沿途風景綺麗,處處皆景,可以隨時在路邊停下來觀賞,且整個甘南州都不通火車。由於卓尼靠近四川北部,推薦將其和甘南其他地方以及四川阿壩州的九寨溝、黃龍、若爾蓋串在一起遊覽。這邊風景都比較原生態,幾乎無門票,最大花銷是交通費,以線路遊玩為主,基本上2-3天的包車費用在1000元以上。大峪溝、禪定寺、扎尕那等都是非常推薦的景點。
藏王故里,密境卓尼,旅遊勝地【景色】
追尋洛克足跡探尋多彩卓尼.瞻仰朝拜了禪定寺.沿途油菜花海絢爛美麗.洮河穿城而過.卓尼旅遊資源異常豐富.明天趕往大峪溝.甘南之行還在繼續
在卓尼縣的村落里,像走進了桃花源一樣,草原高山 河流 ,遠方觸手可及的雲。卓尼縣並不是旅遊的熱門地區,遊客很少。景點主要有禪定寺、楊土司紀念館,東南部的大峪溝國家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