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trip.com/blog/city-things-to-do-145062hk/

夜爬泰山,璀璨的夜與驚豔的日出

2020年1月6日

目錄

  • 第1天2013-08-31
  • 第2天2013-09-01

爬的山很多了,想換一種爬山管道,於是在泰山,選擇了夜爬。
深更半夜的眼前一抹黑,一手拿手電筒一手拄登山杖,打著哈欠,連滾帶爬跌到山頂,就為了在5點前等日出。不過夜爬或許就是泰山的一大特色,本以為夜晚的大山除了寂靜就是寂靜,沒想到晚上爬山的人好像比白天還多,成群結隊的登山者如朝聖般往山頂湧去。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在夜裡爬山雖然沒能看到經典的泰山風景,但是那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受卻讓我久久回味。在晴朗的夜空下,迎著漫天的星光,向著光明前行。夜晚的泰山,有著一種別樣的美麗!

第一天中午火車從上海直達泰山,打車到紅門,下午在山脚下的青旅坐了一會兒,5點鐘慢悠悠開始從紅門出發了。

別總說沒時間旅行,爬泰山一個週末就足够了,交通很方便,火車直達:
8月31日 上海-泰安 G126高鐵 11:15發車,三小時到達
9月1日   泰安-上海 G139高鐵 16:10發車,三小時回滬

關於路線:(還是經典的登山路線)
D1(白天):紅門-萬仙樓-鬥母宮-經石峪-壺天閣-水簾洞-中天門
D2(夜爬):中天門-雲步橋-五大夫松-望人松-十八盤-升仙坊-南天門-天街-碧霞祠-玉皇頂-桃花峪-黑龍潭-彩石溪

TIPS:
1. 我在8月末爬的泰山,白天短袖工裝褲,備衝鋒衣一件,沒有衝鋒衣可在山上沿途租軍大衣,10元/件
2. 20-30L背包足够,登山杖一支,手電筒一支
3. 可自備泡面與水杯或飲料,山上貴
4. 晚上爬山若是身體好不會感覺太冷,別人都穿著外套,我穿一件短T還冒汗
5. 帶够300-500左右的現金,考慮山上的餐飲住宿
6. 沒有登山杖的可以在沿途買,2元一根木質登山杖,自己試了下,用一次感覺質量還是可靠的

關於住宿:
1. 若是夜爬,沒必要浪費太多銀子,在中天門或山脚下的青旅找個床位就可以了,畢竟睡不了幾個小時
2. 住宿最好提前訂,因為預定和臨時訂,那價格不會差一點點的
3. 我們大約7點爬到中天門,隨便吃了碗面後在中天門找了預訂的玉液泉飯店,電話0538-8226740,30元一個床位,但是床位間環境不咋滴,於是跟老闆商量,加了點錢換了個簡易標間,不帶衛生間,還算比較划算了。

淩晨兩點聽到外面稀裡嘩啦的腳步聲,大家都開始起床夜爬了,趕緊起床,跟上大部隊,開始登頂。

紅門

泰山,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AAAA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紅門前有一小街,兩旁滿是店鋪,食物不够可在此補補

萬仙樓

泰山的遊人不少,很多人看起來像是經常來此鍛煉身體,經常爬山鍛煉的人,身體看起來真是極好的

鬥母宮

鬥母宮是 泰山景區中最為幽靜的所在。鬥母宮古名“龍泉觀”,它臨溪而建,泰山鬥母宮分為北、中、南3院,山門面西。鐘鼓二樓直接建於宮門兩旁並與山門連在一起,來到鬥母宮,北看天門依然高掛,遙遙不可及;南望來路,一些低峰矮山卻盡在脚下了。

經石峪

經石峪位於泰山鬥母宮東北,有岔路盤道相通,過漱玉橋、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峪中有緩坡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俗稱曬經石,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石”。

壺天閣

中天門

中天門是泰山登山東、西兩路的交匯點。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中溪山北側為東溪,俗稱大直溝,古為登岱東路,後廢棄。
中天門峻嶺闊穀,樓閣簇擁。東有中溪山突兀俏麗,可觀日出,望晚霞;西有鳳凰嶺蜿蜓伸展,可遠眺傲徠雄姿,俯視城廓新貌。伫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眾山拱立,林茂泉飛,纜車淩空,天然成畫。 索道:中天門一南天門價格單程80元/人,往返雙程140元/人 

淩晨2點從中天門出發,5點到達南天門,6點等日出,7點開始下山,經後山的桃花峪、黑龍潭、彩石溪等,到達泰山西路大門汽車站,歷時12個小時。然後坐公車到達泰安,簡餐一頓後火車回家。
夜爬最大的好處,就是半夜黑漆漆看不見前方的路,自然不用擔心傳說中恐怖的十八盤,只顧埋頭向上爬,不知道什麼時候,一抬頭,居然都到南天門了。

中天門

雲步橋

回望睡夢中的泰安城

五大夫松

望人松

夜太黑,望不見松在哪裡,只聽人說這裡就是了……

十八盤

升仙坊

升仙坊位於山東省泰山中路緊十八盤的起始處,為兩柱單門式石坊,額題楷書“升仙坊”。此處山勢陡峻,懸崖峭壁,上臨岱頂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飄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遊人至此小憩,每每浮想聯翩。回視山下,常有騰身雲霄之感,舉首仰望,南天門近在眼前,奮力攀登,岱頂在望。

南天門

泰山南天門在山東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盤之盡處,舊稱三天門、天門關,海拔1460米,山於此為最危聳,上即絕頂。它建在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天街

南天門向東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長約一華里南天門向北的一段路,約有100米,稱為北天街,岱頂天街,商鋪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風俗.
天街上店鋪雖不少,但都是貧苦山民開設的,房屋是山石壘牆,茅草蓋頂,屋內狹小昏暗,就是這樣的房屋一家也只有兩三間,個別的有五六間客房的,也就可以稱為大店了,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1961年,著名作家翻譯家李健吾登泰山留宿天街,記下了當時客房的情形:“地方寬敞的擺著茶几,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几,後牆緊貼著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著萬丈深淵”
1982年天街大規模拓寬改造,低矮的草房被拆除,天街舊貌換新顏

玉皇頂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裡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東亭可望“旭日東昇”,西亭可觀“黃河玉帶”。

對於一個愛睡懶覺的人來說,看一次日出是極為難得和珍貴的,因為我不知道這次過後我還要等多少年才能看到第二次日出,在天亮之前起床的那一種恍惚朦朧的感覺總讓人覺得好像早起幾分鐘都要少活幾年,so,這次半夜起床等日出,我算是豁出老命了。

我以為我會安安靜靜愜愜意意舒舒服服躺在山頂等待陽光如夢幻般撒下來,結果沒想到爬到山頂發現密密麻麻全都是人,把懸崖邊的觀測點擋得嚴嚴實實,在人群背後我到處踮脚跳躍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空缺,接下來便是在寒氣中哆哆嗦嗦地等待了。這與我幻想的夢幻場景實在是相差太大了!

快接近6點的時候,在深藍色天幕下泛黃的天際線,太陽公公如一個燒餅般悄悄露出了頭,出乎我的意料,日出的整個過程很快,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燒餅便像彈力球一樣從天際線完全蹦了出來,整個球體越發光亮,當散發出刺眼的光芒時,整個天空都被點亮了。我沒有像周圍的人那樣表現得很興奮,但不可否認日出真的很美,很美!整個日出過程中,山頂上各種相機手機齊齊對準緩緩升起的紅日,人群中不時傳來歡呼聲,向著對面的太陽呐喊;而對面的太陽,好像也向對面山頂的人們微笑著,仿佛在說:你們這群愚蠢的人類……

天街

桃花峪

幽靜的桃花峪中聽不到喧囂的人語,只聞潺潺的溪聲與婉轉的鳥鳴,但見水豐草美,花繁樹茂。峪中滿山草藥,遍地是寶。沿途花果滿穀,竹林葱翠,元代詩人泰山道士張志純賦詩:“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園知不遠,流出落花紅。”
桃花峪因溪清潭深,僻遠幽絕,水質尚未污染,含氧最高、礦物質少、硬度低,成為泰山赤鱗魚的繁衍盛地,金、銀、鐵、草等四個不同品種的赤鱗魚均在此生息。
穀內植被葱茂,林木以油松為主,間有華山松、黑松、赤松、枰柳、遼東榿等。秋天,黃花菜、南蛇藤、五角楓、鳳梨樹宛如豔麗的錦緞,將山巒懸崖裝扮得五彩繽紛。

黑龍潭

位於山東泰山白龍池北。潭北是東百丈崖,瀑流下瀉直沖崖下石穴。石穴因常年溪水撞擊,腹大口小,形若瓦壇,深廣數丈,附會與東海龍宮相通,故名。潭西有西百丈崖,西南有南百丈崖。每逢夏秋之際,陰雨連綿,3條瀑流猶如玉龍從崖巔淩空而降,古稱“雲龍三現”。

彩石溪

彩石溪,畫入水中秀,水在畫上流。沿溪可觀賞色彩斑斕的帶狀彩石,十八億年五世同堂的地質奇觀。十裡山澗,彩石平鋪溪底,波光瀲灩,奇特地質地貌,猶如潑墨大寫意。沿溪而上漫步於亂石鋪階的步遊路可欣賞那四時不同,野趣盎然,桃花亂落如紅雨的景象。不論你何時或是用那種形式遊彩石溪景區,它都會給你留下美好的景象。

很少有人會徒步走到這裡,一般都是自駕過來,夏天在這裡玩玩水是真不錯,還有很多拍婚紗照的

Contact Center of the year 2022
Contact Center of the year 2022
2019 Google Material Design 設計大獎
2019 Google Material Design 設計大獎
trip.com group
SkyscannerTrip
Trip.com 為 Trip.com Group Limited 的旗下品牌,是全球領先的旅遊服務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