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shuozhou-903-120197393/
Skyst33l_Cr@ft3r

孤高而沉默伫立在大同盆地已近千年的應縣木塔,它的身世幾乎完全

難得一見的應縣木塔內部照片 孤高而沉默伫立在大同盆地已近千年的應縣木塔,它的身世幾乎完全不為人知。但它的偉大人盡皆知一五層八角、通高65.838米、總重約7400噸的應縣木塔是國內體量最大、高度最高、年代最古的木構佛塔;世間僅存的八座遼代木構中,它是唯一的高層建築;如果以可登臨的古代木構高層建築而論,它是無可爭議的存世孤品。 圖1懸掛在木塔最醒目位置的巨大牌匾是金代遺物,上面保留的維修題記是用以判定木塔建造年代的最重要史料。 圖3-5,第一層:主尊釋迦牟尼佛像結跏趺坐在中央八角蓮台上,過去六佛依順時鐘方向圖繪在內壁,與繞行禮拜的方向一致。儘管經過後代修補和重壓,佛像造型的種種細節依然顯示出遼代佛教藝術的特徵。 木塔底層保留了豐富的壁畫遺存,從內壁的過去六佛,門額上的供養人畫像,到內槽門兩側的弟子、天王像和入口兩側的護法天神像,它們出自歷代不同工匠的手筆,技法和水準也各有參差。 圖6-8,第二層:主尊佛像左右是兩尊脅侍菩薩,文殊、普賢兩位上首菩薩在其前方分別坐於獅子和白象馱伏的蓮座上。四臂文殊和阿閦佛手印等不合常規的造型特徵令這組造像的身份判定產生疑問。圖7為1962年對照木塔二層舊照陳明達《應縣木塔》 圖9第三層:八角形木質佛壇上,四尊主佛各朝一面而坐。每尊佛都是螺髮肉髻,穿通肩袈裟,決定佛像身份的,主要是手印和佛座下方鳥獸的差異。這些特徵及其方位,符合密教金剛界曼荼羅布局。 圖10-12第四層:騎獅文殊、騎象普賢與毗盧遮那佛的組合,是中唐以後開始流傳的華嚴三聖形象,再輔以聲聞弟子和童男童女(已失),這組造像以簡練而準確的方式呈現了《華嚴經》中大莊嚴重閣法會的場面。圖11為梁思成1933年調查時木塔第四層舊照。對照木塔第四層現狀和梁思成1933年調查時舊照,可見佛壇東側的變化:現存弟子像為1970年代重塑,騎象普賢菩薩的坐騎和蓮座大體完好,菩薩為重塑,象奴現在位置原為一名足底生蓮、回首禮拜菩薩的童子,象奴除上身外均為重塑,與原狀有較大出入。 第五層:八尊菩薩圍繞在以密教手印示現的毗盧遮那佛周圍構成曼荼羅,雖然菩薩頭手皆為毀後重塑,但蓮座和軀幹大體完整,保留了具有典型遼代中晚期特徵的服飾細節,如雲肩和明光鎧的外衣組合。古建築 大同旅行
發佈日期:2024年2月20日
提交
0
曾在此Moment中提及
景點

應縣木塔

4.6/53511條評價 | 古塔
應縣
朔州人氣景點第1名
明日可用 | 隨時取消
-4%
HK$53.98
HK$51.82
查看
展示更多
相關 Trip Moments 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