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福寺評價

4.6 /552條評價
https://ak-d.tripcdn.com/images/fd/headphoto/g1/M08/55/F3/CghzfVVd2kyAHGuZAAAmjJ2J2nI926.jpg
lustluke
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
5/5
很漂亮的景點,晚上的燈光也很不錯。

興福寺

發佈日期:2020年10月8日
更多評論
部分評論可能已透過 Google Translate 翻譯
  • 财务顾问1369
    5/5完美

    濟南興福寺慕名而來,用了大約半個小時看完。已經改成一個茶室,只是茶室沒有營業。古樹,建築物還都保留着,古石刻都陳列着,是王羲之等的字跡,值得看看。

    0
    發佈日期:2023年8月19日
  • 无疆行
    5/5完美

    來濟南旅遊,就在酒店附近轉轉,偶爾看到了這個興福寺景區。說是景區,感覺更像一個廣場,今天天氣好,很多大爺大媽在這鍛煉身體。可惜寺廟並沒有開放。

    0
    發佈日期:2023年2月16日
  • 098***57
    4/5極好

    落在城市街心花園裡的古寺,但是現在除了門外的牌樓,裏面已經被一家茶業公司改造成茶室。兩進的院子可以進去看,但是已經完全沒有寺廟的面貌。不知道曾經在此祈求幸福的燒香人還會不會懷念他們的供養地。感慨城市對傳承的包圍,憐惜文化被財富的妥協。攜程圖片里的夜景應該不是這裏。

    1
    發佈日期:2021年7月14日
  • M47***18
    5/5完美

    廣場及周邊不算大 離西客站很近 鬧中取靜 休閑一下

    0
    發佈日期:2022年8月22日
  • 老二连
    4/5極好

    興福寺位於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演馬村西南。1979年被公布為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升級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興福寺坐北朝南,現有兩進院落,僅存大殿、東西廂房、後殿和4棵古樹。據《槐蔭區志》記載,寺院原有四進院落,寺內建有山門、正殿、後殿、寢殿及東西配房,總面積達1900平方米。寺院始建於宋代,毀於元代,重建於明朝弘治八年。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都進行過重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立“興福寺”石匾一方,現已不知下落。  興福寺雖是個小型廟宇,但是建築格局依然十分完整,整座寺院是按照中國傳統的古建築格局而建。以中軸線為主,左右對稱,且各個建築都建在高台之上,逐次抬高,後殿最高,整個建築群氣勢恢宏。不僅如此,該組建築規格非常高,大殿和後殿都是廡殿頂,這種建築形式在濟南小型廟宇中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因為該寺的歷史資料很少,現在還不知道該寺在興建之初與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是否有關聯,才使得該建築的檔次超出一般寺廟的建築規格。  興福寺除建築規格比較高外,美麗還在於其浮雕和彩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存建築中的東、西廂房雖為硬山頂灰瓦屋面,但正脊有高浮磚雕,中部為二龍戲珠,兩側各有鹿、行龍、鳳凰和類似馬羊的神獸雕刻。像東、西廂房正脊如此精美的浮雕圖案,在濟南的寺廟建築中也是很少見的。  寺內最主要的古建築是大殿,廡殿頂正脊和戧殿都是帶有浮雕圖案的綠琉璃磚;正脊雕有二龍戲珠,正脊兩端為大型吻獸。大殿面闊五開間,進深三進間,柱上額枋與檐檁之間有精美斗拱。最讓人興奮的是,殿內的彩繪保存完好,色彩鮮艷奪目。主要圖案是團龍,每架樑上都繪有團龍圖案。龍全部貼金,畫技很高,殿內浮雕荷花也全部貼金。大殿的彩繪不論色彩搭配還是畫技水平,在濟南地區明清古建築彩繪中都是一流水平。  後殿也為廡殿頂,正脊為二龍戲珠高浮雕。後殿面闊三開間,進深三進間,五架梁,柱頭上額枋和檐檁之間有斗拱。斗拱上的昂頭為如意形,這種斗拱是濟南地區唯一的一處。樑上的彩繪,色彩鮮艷如初,圖案為行龍、花卉,龍身為貼金。在金柱的額枋上有“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戊子冬月重修”的題記,據記載,當時寺廟的主持為法通和尚,監院為其侄孫惠普。

    5
    發佈日期:2018年5月5日
    • 1
    • 2
    • 3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