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最小的島,300米長,180米寬。起初,這個小島一直無人居住,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在1516年駕幸此地時,充分意識到了它的防禦價值,下令在此建起堡壘,即伊夫城堡。這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工事,後來成為國家監獄,曾囚禁過許多王子、王公貴族的後代(如米拉波),還有新教教徒、政治犯、革命家等。據說伊夫城堡防守極為嚴密,犯人要從這裡逃出去,簡直是不可能的。然而被關押在這裡的法利亞神甫和愛德蒙·鄧蒂斯成功地逃了出去。大仲馬根據他們的經曆,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基督山伯爵》,伊夫城堡正是因為這部小說而聲名大噪。
我們乘船離開舊港前往伊夫島参觀。10歐元/人往返票,船程約20分鐘抵達長300米,寬180米的小島碼頭。我們是當天第一批上島的遊客,購買5歐元/人的門票,領取了中文景點介紹,踏進島上著名的古堡。16世紀初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偶然領悟到小島的防禦價值,下令在此建起堡壘,即伊夫城堡。後來這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又演變成為國家監獄,曾囚禁過許多王子、王公貴族的後代,還有新教教徒、政治犯、革命家等。再後來著名作家大仲馬根據僥倖逃亡者的經歷,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基督山伯爵》,從此伊夫城堡因為這部小說而聲名大噪於全球。我們仔細参觀了古堡內各個房間內的相關介紹,地下室內的電視屏幕上還在演播《基督山伯爵》的片斷,以藉此增強渲染歷史背景的氣氛。站在古堡三層角樓之頂環視蔚藍色的地中海,眺望並不遙遠的馬賽城市高樓林立,別有一番風味。
馬賽伊夫島聞名遐邇,緣於大仲馬之傳世小說《基督山伯爵》所設場景。主人公愛德蒙堂泰斯蒙難、越獄與膺懲之愛恨情仇,揭示人性之善惡及因果。伊夫島,孤懸於地中海上之蕞爾小島,與馬賽港咫尺為鄰。五百年前,朝廷高築堡壘,以御外敵檣櫓;后易為天牢,以囚朝廷要犯。監獄雙層結構,底層為地牢,終日與黑暗為伴;二層乃要犯關押之地,窗臨大海;頂層是平台,寬綽敞亮。各牢門鑲以銘牌,以標註初昔之“房客”,不乏赫赫有名者。
對於馬賽最早的認知來自於幼時讀基督山伯爵,所以怎能不到伊夫堡~上島的船可能會因為天氣原因不能靠岸,不過去邊上小島的船也會經過伊夫島,讓你近距離感受一下小說里那個故事的開端~
伊夫島上有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於1524年建造的城堡,后改為國家監獄。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其小說《基度山恩仇記》中將該城堡作為背景之一,該城堡因而著名。據說伊夫城堡防守極為嚴密,犯人要從這裏逃出去,簡直是不可能的。然而被關押在這裏的法利亞神甫和愛德蒙鄧蒂斯成功地逃了出去。大仲馬根據他們的經歷,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基督山伯爵》,伊夫城堡正是因為這部小說而聲名大噪。我們是從聖母加德大教堂遠觀伊夫島,圖中遠方三個島中間那個靠前的最小的就是大仲馬筆下的伊夫島。
這個島嶼是一個很獨立的建築,島嶼上有一個軍事堡壘,很不錯的外觀的,來設計参觀也是可以用坐船的工具的,島上的一些建築也是很古老的哦,可以了解下軍事結構的哦。
登上聖母瑪利亞教堂平台眺望伊夫島!海天一色!
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空氣清新。
伊夫島位於馬賽的西部外海,這座小島其實就是一個要塞,也叫作伊夫堡,它過去作為監獄關押着犯人,因小說《基督山伯爵》而出名。
伊夫島曾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離馬賽只有2公里,是馬賽最小的島。島上的伊夫堡是過去關押政治犯和異教徒的監獄。後來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讓這裏名揚四海,早在1890年,島嶼便向遊客開放。島上風浪很大,春夏尤甚,往返船隻隨時會被取消,需要提前查看天氣。
伊夫島介紹:伊夫島是弗里烏群島中最著名的一個,曾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離馬賽只有2公里,長300米,寬不過180米,是馬賽最小的島。1844年,大仲馬(Alexandre Dumas)寫出了曠世巨著《基督山伯爵》,讓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島為全世界所知。1890年,伊夫島對公眾開放,世界各地的人們潮水般湧來尋找書中主人公的蹤跡。
我們乘船離開舊港前往伊夫島参觀。10歐元/人往返票,船程約20分鐘抵達長300米,寬180米的小島碼頭。我們是當天第一批上島的遊客,購買5歐元/人的門票,領取了中文景點介紹,踏進島上著名的古堡。16世紀初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偶然領悟到小島的防禦價值,下令在此建起堡壘,即伊夫城堡。後來這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又演變成為國家監獄,曾囚禁過許多王子、王公貴族的後代,還有新教教徒、政治犯、革命家等。再後來著名作家大仲馬根據僥倖逃亡者的經歷,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基督山伯爵》,從此伊夫城堡因為這部小說而聲名大噪於全球。我們仔細参觀了古堡內各個房間內的相關介紹,地下室內的電視屏幕上還在演播《基督山伯爵》的片斷,以藉此增強渲染歷史背景的氣氛。站在古堡三層角樓之頂環視蔚藍色的地中海,眺望並不遙遠的馬賽城市高樓林立,別有一番風味。
馬賽伊夫島聞名遐邇,緣於大仲馬之傳世小說《基督山伯爵》所設場景。主人公愛德蒙堂泰斯蒙難、越獄與膺懲之愛恨情仇,揭示人性之善惡及因果。伊夫島,孤懸於地中海上之蕞爾小島,與馬賽港咫尺為鄰。五百年前,朝廷高築堡壘,以御外敵檣櫓;后易為天牢,以囚朝廷要犯。監獄雙層結構,底層為地牢,終日與黑暗為伴;二層乃要犯關押之地,窗臨大海;頂層是平台,寬綽敞亮。各牢門鑲以銘牌,以標註初昔之“房客”,不乏赫赫有名者。
對於馬賽最早的認知來自於幼時讀基督山伯爵,所以怎能不到伊夫堡~上島的船可能會因為天氣原因不能靠岸,不過去邊上小島的船也會經過伊夫島,讓你近距離感受一下小說里那個故事的開端~
伊夫島上有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於1524年建造的城堡,后改為國家監獄。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其小說《基度山恩仇記》中將該城堡作為背景之一,該城堡因而著名。據說伊夫城堡防守極為嚴密,犯人要從這裏逃出去,簡直是不可能的。然而被關押在這裏的法利亞神甫和愛德蒙鄧蒂斯成功地逃了出去。大仲馬根據他們的經歷,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基督山伯爵》,伊夫城堡正是因為這部小說而聲名大噪。我們是從聖母加德大教堂遠觀伊夫島,圖中遠方三個島中間那個靠前的最小的就是大仲馬筆下的伊夫島。
這個島嶼是一個很獨立的建築,島嶼上有一個軍事堡壘,很不錯的外觀的,來設計参觀也是可以用坐船的工具的,島上的一些建築也是很古老的哦,可以了解下軍事結構的哦。
登上聖母瑪利亞教堂平台眺望伊夫島!海天一色!
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空氣清新。
伊夫島位於馬賽的西部外海,這座小島其實就是一個要塞,也叫作伊夫堡,它過去作為監獄關押着犯人,因小說《基督山伯爵》而出名。
伊夫島曾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離馬賽只有2公里,是馬賽最小的島。島上的伊夫堡是過去關押政治犯和異教徒的監獄。後來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讓這裏名揚四海,早在1890年,島嶼便向遊客開放。島上風浪很大,春夏尤甚,往返船隻隨時會被取消,需要提前查看天氣。
伊夫島介紹:伊夫島是弗里烏群島中最著名的一個,曾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離馬賽只有2公里,長300米,寬不過180米,是馬賽最小的島。1844年,大仲馬(Alexandre Dumas)寫出了曠世巨著《基督山伯爵》,讓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島為全世界所知。1890年,伊夫島對公眾開放,世界各地的人們潮水般湧來尋找書中主人公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