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ruicheng-2986-121853369/
REMINGTON STEELE

真實版「愚公移山」!黃河淹沒區的頂級國寶

永樂宮,繼敦煌之後重大的壁畫發現。 伴隨著逝去的光陰,歷史上曾輝煌一時的古代建築大多傾頹衰敗,淹沒無聞。永樂宮也是其中之一,處於三門峽水庫淹沒區的它,沒有他法,只能搬遷。 圍觀人群很多,年長者也很多,老鄉們都說:「這是魯班爺修的,別說拆不開,就是拆開了也搬不走,就算搬走了也建不起來。」 即使是現如今的我,也是去第二次之後,看了紀錄片,又直到做完稿子,才完完全全接受了這個事實。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永樂宮整體,每一寸壁畫、每一塊元代的磚石、每一組榫卯結構、每一塊琉璃瓦、每一座鴟吻乃至一花一木,都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完成的世界文物搬遷史上的奇蹟。 都說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我想用來形容這項工程中的每一個人都太過貼切。 正脊兩端那對3米多高的龍形鴟吻,比故宮太和殿的吻獸還要高大許多,風化嚴重,拆除起來更是不易。人們搭起腳手架,把吻獸按照原來組裝的部分拆做幾塊,用粗大的繩子牽拉著。 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一起上手,十幾個年輕力壯小夥子前呼後擁,才將它們平穩的從屋頂上到地面。 由三層斗拱層層承托的八角藻井,結構複雜,是難得一見的元代小木作精品。為了大程度的避免損傷,人們將它從房樑上整體拆除下來。在拆除牆壁的過程中,人們意外的發現。 在每一塊永樂宮的牆磚上都留有一個手印。凹下去的地方抹上石灰,附著力遠遠勝過平整面。這無聲的印記,傳遞著那個700多年前久遠年代的智慧。 然而,工程結束的年代,沒有鮮花和掌聲,堪稱奇蹟的永樂宮搬遷工程很快就不再被人 們提起。 當時大多數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們,直到現在年過古稀,半個世紀之後才第一次看到了當時影像資料,看到當時同伴,每一位都能叫出名字,回憶如同潮水湧來,每每想到都會眼眶濕潤。 從開始籌備到整個永樂宮成功搬遷出三門峽庫區,整整用去3年時間。這項起初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變成了一段用勇氣和智慧書寫的篇章。 每一位參與者都把對自己文化遺產的炙熱情感融進日常工作當中。古老的永樂宮告別了危險,它現在新址芮城再度焕發青春。
發佈日期:2024年5月23日
提交
0
曾在此Moment中提及
景點

永樂宮

4.7/5704條評價 | 道觀
芮城
芮城人氣景點第1名
查看
展示更多
相關 Trip Moments 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