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huai-an-351-120806526/
@ndr3w Wh.t3

揚州之“運”

領略了“泰”的風光,我問妻,下一站去哪裡?妻說,往西閱“運”。 “運”字的繁體左邊是足,右邊是軍隊的“軍”。本義是軍隊在移動,運輸的意思。簡化後把“”軍改成“雲”,也蠻有意思的。 天上的雲、永遠都在移動。天下事物一直在變化。運字,從運輸,運動,運行之意,引申出運氣,命運之義。 泰州西面的城市是揚州,揚州之“運”就是大運河,揚州更是應運河而生而長而昌盛。 幾千年前,當吳王夫差在“邗”地,(揚州的古地名)挖下第一鍬時,就注定了揚州的今身前世。 稱霸中原,是春秋時期,君王們的時代主題,夫差滅了越國就準備率軍北上。 春秋時期江南吳國的運輸全靠船,而北上沒有水路,乍辦?夫差懂水利,選在長江邊上的瓜州(邗地揚州)挖一條河到淮安。連通長江至淮河的水上運輸。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運河,名“邗溝”。 大量的民工雲集邗地,就有了市集、運河開通,這裡就成為貨物集散地,城鎮也就隨之而起。可以說揚州的緣起,源自夫差的鐵鍬。 到了漢代,蘇北靠海的地方成為中國最大的產鹽區。蘇北的鹽城,就是因鹽而生而名的城市。鹽在清朝以前,一直是政府的主要財稅收入,為了把鹽運出去,吳王劉濞又挖了一條從南通經泰州到揚州的運河,與邗溝交匯,亦稱鹽運河。此時,邗城已成規模,改名為廣陵縣。 隋文帝楊堅一統天下,改名廣陵為揚州,命兒子楊廣經營揚州。揚州迎來了歷經千年的歷史大運。 “要想富,先修路”,楊廣深知此理,他不僅野心大,而且聰明。建設一條南北交通大動脈,最好的辦法就是挖河開渠。可以利用地形,借助原有的溝渠河道和湖泊。 記得1970年,我插隊農村時,跟著生產隊的民工去挖過新汴河。人拉肩扛,吃睡在工地的地窩裡,以生產隊為單位自帶工具,自帶糧食。幾十萬民工幹了三個冬天,挖了一百多公里。 一條長達二千多公里,橫跨五大水系的大運河,在當時的條件下竟在楊廣手裡建成。其工程之巨大和艱難可以想像。 也許楊廣自己也沒意識到,這條大運河的建成對農業中國的發展功德無量,對揚州,對運河兩邊的城鎮帶來的“運氣”長達千年。 但因透支了國力,讓百姓貧困,歷史上罵楊廣的人不少。但這條大運河,雖利不在當時,卻利在後世,功在千秋。 至今,揚州的百姓還念著楊廣,因為沒有運河就沒有揚州。在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內有隋煬帝楊廣的單獨展館,歷史沒有把他遺忘。 我認識大運河,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經常出差去高郵。從江都到高郵,汽車就沿著運河邊開。幾十公里的路,我就貼著車窗看。看著運河上南來北往的船一條條從眼前劃過。 大運河哺育了揚州,而揚州處於大運河的樞紐。南來北往的貨物集散於此,銀子和各式人才匯聚於此,揚州不富也難。 有了銀子,各行各業也就一起興盛。所以:揚州學派、揚州八怪、揚州戲曲、揚州工藝、揚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揚美食等在中國文化領域獨領風騷數百年。 運河通則國運興。運河是否通暢,關乎國運興衰。歷朝歷代對運河對揚州都格外重視。康熙八次到揚州巡察,乾隆去了六次。 中國的農業經濟,農業文明,到康乾時期,均達到了頂峰。而西方工業化正在興起。 老子在《道德經》裡表述過一個觀點,萬事萬物的發展,見了頂就要落下。潮起必潮落。 1855年黃河大決口,把山東,蘇北沖得一塌糊塗,大運河從此斷流,大清再也沒有能力修治運河,從此國運凋敝近百年。 在揚州大運河博物館,詳細記載了大運河從興起到發展興盛到衰退,到當下再次興起的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大運河承載了與農業中國,與中國傳統農業文明命運與共的歷史。 在揚州三灣古運河的邊上,一船巨輪,正迎風揚帆,這艘巨輪雄渾質樸、宏偉大氣、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看,形體俊美、飄逸舒展,洋溢著自信、開放、多元、包容的盛唐氣象。 遠遠望去,巨輪尾部艦島,是一座塔,威鎮四方。 盛世造塔,塔代表著高貴。高高在上,令人仰慕。 這座高達百米的九層鋼塔名為“大運塔”。既吻合大運河,不知道是不是又寓意著大大的“運氣”。 我登上巨輪,依在塔邊遠眺。雖是冬天,陽光明媚。腳下的運河清澈明朗,如玉帶般委婉含蓄。 往北望,那是文峰塔的塔尖。當年的鑒真大和尚東渡日本就是從這裡入的長江。 佛好像說過,運氣來了,推也推不掉,中華民族的這艘巨輪正在揚帆出海。 冬天的陽光竟然如此燦爛,溫暖。微風吹拂,頓覺神清氣爽。
發佈日期:2024年4月6日
提交
0
曾在此Moment中提及
景點

運河博物館

淮安
查看
展示更多
相關 Trip Moments 貼文
中國漕運博物館
白馬湖旅遊度假區
鍾書閣(淮安國聯·融創ins park店)
桃花塢
淮安城市名人酒店
貓頭山
十月看海之旅
Travelicious Flavors
淮安府署
裡運河濱水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