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17:30關門,但這是一個觀賞日落的寧靜之地。這裏的工作人員沒有催促我們離開,並允許我們拍照。我們下午6點就離開了,但頂上仍然還有幾個人。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離開。哈哈
更多羅洛士建築群是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傑作,它是高棉人修建的最早的大型、永久性寺廟之一,標誌著高棉古典藝術時代的開始。主要都有神牛寺,巴空寺和洛雷寺。
神牛寺(Preah Ko)的六座石廳面向東方,排成兩排,由砂岩石雕和石膏浮雕作為裝飾,這些浮雕是吳哥保存最完好的。神牛寺的寶塔上有三頭神牛,長期以來它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巴空寺(Bakong)是羅洛士建築群中面積最大、也是最有趣的寺廟,在它東邊入口的北側有一個活躍的佛教寺院。巴空寺是因陀羅跋摩一世修建用來供奉濕婆神的寺廟。兩側有八座磚和砂岩混合結構的寶塔,另外還有兩座小型聖殿。中央塔下面的八座寶塔中有許多還部分地保留著晚會的石像。
洛雷寺(Lolei)的四座磚結構寶塔幾乎與神牛寺的寶塔如出一轍。它位於一座大型水庫的中心島上,這座水庫是由耶樹跋摩一世修建的,如今已經成為一片稻田。
雖然在17:30關門,但這是一個觀賞日落的寧靜之地。這裏的工作人員沒有催促我們離開,並允許我們拍照。我們下午6點就離開了,但頂上仍然還有幾個人。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離開。哈哈
吳哥窟或者說暹粒中心往東挺遠的距離,騎車起了很久才到,人跡罕至,不虛此行。靜靜地欣賞巴空寺和神牛寺等建築,還有一個小水塘。
神牛寺和巴空寺,羅萊寺,共同組成羅洛寺群,他們是吳哥王朝開國初期的寺廟群,位於吳哥寺東南方大概半小時車程的地方,一般外圈行程會來這裏。公元800年前後,高棉人建完神牛寺和巴空寺,羅萊寺建了一半,突然發現有更好的定都地址——巴肯山,於是就搬過去了。這裏人跡罕至,但更能好好體會到吳哥王朝輝煌的起始。我們錯過了巴肯山日落,也拒絕了洞里薩湖日落,在巴空山體會到不一樣的寧靜暮色。
我們在這裏度過了一個美妙的3個小時,最後在巴孔寺結束了這一天。 神牛寺紅砂岩塔很美麗和而巴孔寺雄偉壯觀。這是我們3天的寺廟之旅的亮點之一,肯定會推薦。羅洛士群是高棉帝國首個都城的舊址,我們很榮幸能來参觀這處歷史遺址。司機告訴我們這座寺廟建於9世紀,比吳哥窟還要古老。
羅洛士群包括羅蕾寺、聖牛寺、巴孔寺。羅洛士群建於9世紀末,被人們稱之為高棉藝術的開端。吳哥王朝的創立者闍耶跋摩二世曾建立了數個首都,羅洛士是第二個,吳哥王朝在此定都70年。寺廟群比較大,是吳哥重要古迹之一。